化工企业建好相关台账,随时可以调阅,是起码的要求,如果连这个台账制度都不能保证,怎不令人忧心?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
4月4日,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带队实地走访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时,要求调阅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电子数据台账,然而等候近20分钟,企业仍难以调取相关数据。此细节引来关注。
陈部长是带队对房山区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现场督查的。查看相关台账,并非高要求,何以“卡壳”?原因是相关负责人员对台账不熟悉,平时缺乏分析使用,日常管理较为粗放。
台账原是指摆放在台上供人翻阅的账簿,故名台账。“对台账不熟悉”,只能说明有关台账制度,在该公司就没有完全建立,至少是不完善。这有点不可思议。
中石化系统内,对于台账有明确要求。如“安全台账管理规定”中明确,直属企业、二级单位、基层单位及相关处(科)室应建有包括七类内容在内的安全工作台账。
环保部所推行的国家环境台账是新事物,媒体曾报道,相关政策2016年在全国铺开。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电子数据台账事关污染物控制排放账本,在治污的大局中,应属于核心账本之一。
化工企业在生产、储运等过程中发生的介质泄漏问题,对生产安全和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建好相关台账,随时可以调阅,是起码的要求,如果连这个台账制度都不能保证,怎不令人忧心?
陈部长要求:“燕山石化公司要切实提高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整改措施,努力提升管理水平,力争从源头上实现减排。”仔细琢磨,这话透着严厉。
当下,检查台账是深入基层和单位了解实情的必要手段。见诸媒体的,往往是“台账清”之类的表述。但稍加注意就能发现,检查之前,往往有“通知”。如4月5日,某市环保局下发了《关于对有机化工行业重点企业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的通知》。
下发通知本身并不是问题,但是,这容易使一些平时管理粗疏的单位有了“准备”的时机,得以从容应对,甚至赚个“满堂彩”。这就违背了检查工作的初衷。
在这种情况下,“突袭”检查台账,最能“拨云见日”,看清一个单位最真实的状况。
广西曾对保障房工程质量台账进行抽查,结果,提交报送的台账中,有个别监督机构报送的竟然是零报表,个别监督机构甚至擅自改动台账内容。
假如陈部长事先打招呼,会是什么情形,不难想象。
拿不出台账,与事先“预备”台账,本质上都是一种糊弄。此风断不可长。
陈部长以“出其不意”换来一个“意想不到”。希望有关单位的整改能够让环保部领导和公众都能认可,且向其他单位作出应有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