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13版:新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2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美食家养成记

  □刘东华

  一帮好友聚餐,话题自然会谈到吃。其中一位女士,说起家中下厨的种种不爽。原来,他家公公,以“美食家”自居,曾经做过县城粮食系统的一个科长,现在退休了,把家当成他的“科室”,端坐在家里,指挥着儿子儿媳如何做菜。然后把摆放在眼前的菜,先评论一番,这个如何不好,那个缺了什么。

  这让当儿媳的愤愤然:“既然是美食家,你自己做着吃啊,干吗折腾别人呢。”这话,听着虽然有儿媳对公公的几分不恭,但却也有几分道理。

  现场一位朋友,老侯,同样以“美食家”自居,但他喜欢亲自下厨,然后约朋友共同分享。

  我与老侯的老家相隔二里路程,算是“发小”。老侯还是小侯的时候,家境不好,兄弟姐妹颇多,食不求精,果腹即可。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乡村生活,先要解决吃饱的问题,作为家中长子,小侯开始了自己“美食家”的历练阶段。

  那时候,小侯先要掌握什么东西可以吃得更有味道。本地临湖,村边多水洼坑塘灌渠,也就有很多鱼虾之类。但当地人吃鱼喜欢吃大鱼,小鱼不好打理,或是从鱼类的繁殖考虑,很少吃。水塘里还有很多泥鳅,那时候泥鳅不作为食材,泥鳅多在深泥里,不好抓,也就没人抓来吃,有时候捉鱼的时候捉到了泥鳅,就用它喂鸭子。

  小侯那时候很会吃小鱼、吃泥鳅。当地有一种柳叶状大小的鱼,多刺、少肉,在浅水中生活,因其身体单薄,很少人喜欢吃。小侯捉到这种小鱼,也不嫌弃,打理干净,挂一层面,放锅里煎熟,做鱼汤,味道鲜,且有面可以充饥。

  至于泥鳅,他的吃法独特,下到塘中,用竹篮装入半篮黑泥,然后在水中淘洗,黑泥淘净,通常会有几条泥鳅在竹篮里翻滚、挣扎。泥鳅不用打理,开膛破肚过于血腥。小侯的吃法是直接上火烤,拿柳条或者竹签,从泥鳅的口中直接插入,本来扭曲挣扎的泥鳅就成了直挺挺的样子。户外就地取材,找来干树枝之类点火烧烤。不加入任何调料,烤熟的泥鳅外焦里嫩,肉质非常细腻、鲜美。

  现在老侯的拿手美食,有一道叫“泥鳅钻豆腐”,是一例汤。这个不是老侯的首创,但老侯能把这道汤做到鲜嫩爽口,美而不腻。这汤原本的做法是取鲜活的泥鳅,放在清水里养两天,等它吐尽泥腥,然后和豆腐放在一锅内加热,受热的泥鳅就在豆腐中乱钻,泥鳅与豆腐的味道糅合在一起,成就一道美味。

  人到中年的老侯有了慈悲心,做这道汤,不再让泥鳅活着下锅,而是先把泥鳅打理干净,在油中煎熟,再放入豆腐,泥鳅金黄,配上白豆腐,如金童玉女,而味道如初。

  除了水产,老侯还擅长做野菜。记得当年,早春时候,青黄不接,等柳树发芽,他会采新发的柳芽做窝头。那时候,我们在一起上小学,同学们拿家里的馒头与他换窝头吃,柳芽的窝头,居然没有丝毫的苦涩。

  可见,美食家的养成,不是一味“嘴刁”,而是从温饱的生活起步,从普通的食材里发掘出它的真味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