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节是南京长江大桥封闭改造后的第一个春节,对55岁的大桥巡守工刘为保来说,这是他工作37年来,陪大桥度过的第一个安静年。没有了车水马龙,公路桥面安静得像一幅画。刘为保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大桥就是一个浏览历史的窗口,从中你会看到许多别致的风景。而今年春节,大桥展现了安静的气质。
通讯员 许文峰 余跃 叶恒金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刘伟娟
用脚丈量大桥37年,相当于绕地球一圈
南京长江大桥是一座公铁两用桥,其中铁路桥是京沪铁路的咽喉。春运期间,每天有几百趟客货列车、十几万名旅客从桥上通过。
刘为保架着一副近视眼镜,在离江面30米高的大桥上来来回回,一遍又一遍地为大桥“体检”。自从18岁参加工作以来,他就把自己献给了大桥。就连安家,也特意选在大桥北堡下。
在刘为保的心中,大桥就像自己的孩子,大到钢梁,小到螺丝钉,都需要他精心呵护。钢梁有好多隐蔽的部位,锈蚀比较严重,有的锈蚀点像一个鼓起的包,刘为保就将它敲掉,再重新做油漆。
守护国宝级的大桥,更多时候面对的是艰苦的环境、严格的标准、难耐的寂寞……心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今年春节,刘为保陪伴的不是家人,而是大桥。冬天,桥上很冷,寒风直透骨髓,穿再多也像没穿衣服一样。刘为保经常被猛烈的江风灌得直咳嗽。
作为巡守班的班长,刘为保每天都要在大桥上走一两遍。从大桥南头步行至北端约1600米,一天一个来回就是3200米。37年下来,刘为保用自己的双脚在大桥上丈量的距离超过4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一圈。
火车轰鸣声是他的“定制春晚”
37年来,每年除夕晚上8点至次日早上8点,刘为保都是在南京长江大桥上度过的。今年春节也不例外。大桥俨然成为了他的“跨年伴侣”,而不时通过的列车轰鸣声与江水波涛声呼应,就是为他打造的私人春晚。
对刘为保来说,与大桥相伴的日子,是孤独的又是骄傲的。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如今高铁动车,桥面上呼啸而过的列车越来越好,让刘为保见证了铁路的快速发展,也见证了大桥的坚韧壮丽。
刘为保回忆道,37年来,他经历了铁路既有线5次大提速。“以前的普通列车,时速才四五十公里。如今的高铁动车,时速达到二三百公里,火车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快得我都跟不上了……”
除了铁路桥,公路桥的变化也不小。刘为保说,“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公路桥每天机动车流量也就几千辆。而从2010年后,每天车流量近6万辆,30多年翻了10多倍。”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春节适逢大桥封闭改造,公路桥上,没有了往日的车水马龙,冷清了不少。刘为保感慨道:“大桥老了,也需要歇一歇了。”
生活在“大桥世家”,他珍惜每一次巡视
陪伴大桥37年,对刘为保来说,大桥已经成了他生命里的另一个人生“伴侣”。刘为保对大桥的热爱,还源于他生活在一个“大桥世家”。刘为保的父亲、岳父、小舅子,都是铁路职工,都为大桥服务。
刘为保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81岁的岳父是南京长江大桥的第一代巡道工。每次去看望岳父,他都要汇报一下长江大桥的近况。翁婿二人谈到大桥近50年来的变化都很自豪。这个“大桥世家”的家庭聚会,话题总离不开大桥。
刘为保原先从事的是桥隧工,55岁就可以退休,但他不想离开大桥。2014年,大桥设置巡守工一岗,可以干到60岁退休。得知这个信息后,刘为保连忙告知家人:“我身体好着呢,再干10年都没事儿。”得到家人的支持后,刘为保主动申请换岗,通过一系列的考试、选拔,他顺利成为一名大桥巡守工。就因为可以多陪大桥5年,刘为保兴奋了很久。
“今年在家过个年,一起吃个团圆饭吧。”面对爱人的恳切劝说,刘为保却一口回绝了。他说,“每巡视一天,离退休就近一天。剩下的巡视机会不多了,我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