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了,来信了,台湾二姐第100封信来了。”近日家住梁溪区迎龙桥街道湖滨社区康馨苑小区的缪阿婆十分激动,手持着刚收到的家书告诉社区工作人员,这是缪阿婆和台湾二姐保持书信来往的第9个年头了!
朱鲸润
“家书抵万金啊!这100封信都是台湾二姐寄过来的,我都收着呢。”缪阿婆小心翼翼地把多年来收着的100封家书全都抱了出来,向记者展示着她的“珍藏”。一个个信封整理有序,缪阿婆用黑色记号笔给信封编号,信封一字排开铺满了桌面,满满的都是温暖的回忆。
缪阿婆今年已80岁高龄,据她介绍,她这一辈兄弟姐妹共8人,大姐在北京已经去世,二姐多年前嫁到台湾,现在已91岁了,其余兄弟姐妹都住在无锡。2008年,二姐从台湾回了趟无锡,返台后便一直与家里保持书信来往。2009年1月17日,缪阿婆收到来自台湾二姐的第一封信,9年来缪阿婆一直和二姐通过书信来往。“每次收到来信,我们都会回信。我们从无锡寄往台湾的信,一个星期左右就到了,从台湾寄到无锡的信件大概十多天能到。从收到第一封信开始,我们就给每一封信件编号,到现在正好100封。”缪阿婆说,马上就是2017年春节了,在春节前能收到来自台湾的家书,有特殊的纪念意义。
现在网络和通讯手段都比较发达,但多年来,缪阿婆和丈夫朱师傅都一直保持着手写家书的习惯。朱师傅告诉记者,以前还会到邮局给台湾二姐打电话,过年的时候会让女儿通过手机视频和台湾二姐互相问候,但是现在年纪大了,耳朵也听不清了,虽然一封信几页纸,但每次见到熟悉的字体和签名,都感到很温暖。”
“二姐的来信里经常会提到无锡的家,从信中看得出来,她十分想念我们兄弟姐妹,很想回来看看。”缪阿婆爱好书画,平时在信中会邮寄一些自己的绘画作品和无锡城市照片给二姐。缪阿婆说,她想让二姐看看家乡的变化和兄弟姐妹们的生活,让亲情在一封封家书中传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