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1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我没有自己的名字》
余华最全
短篇集出版
  我发现自己的写作已经建立了现实经历之外的一条人生道路,它和我现实的人生之路同时出发,并肩而行,有时交叉到了一起,有时又天各一方。这些短篇小说所记录下来的,就是我的另一条人生之路。
  ——余华
  《我没有自己的名字》
  余华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年1月

  余华自十年磨一剑创作《第七天》后,鲜少有作品问世。2017年1月图书订货会,由余华亲自编选的短篇小说集(珍藏版)《我没有自己的名字》由上海九久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出版。创作时间跨度30年,精选21个短篇,堪称余华迄今为止最全的短篇小说珍藏版。余华说:“这些短篇记录下来的是我另一条人生之路。”

  

  现代快报记者 陈曦

  写作30年

  短篇仅有20多篇

  本书是余华从1986年至今创作的短篇小说集珍藏版,是余华迄今为止较完整的短篇小说全编。

  据上海九久读书人总经理黄育海介绍,余华的短篇小说同他的长篇一样,少而经典,因而更显珍贵。这些短篇艺术成就很高,不输于《活着》《第七天》。

  黄育海说,余华自谦称自己不够勤奋,整理编选这本书时,才发现写作30年,短篇仅创作了20多篇。他1983年开始写作,1986年写出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惊艳文坛,当时年仅26岁的余华一举成名。1987年,余华又写出短篇小说《西北风呼啸的中午》,继而在1989年又创作出短篇《鲜血梅花》,同年又写出《往事与刑罚》,这些叙述风格极具先锋气质的短篇小说,给当时的文坛带来一股新鲜空气,也奠定了余华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和基调,为其开辟了独特的创作之路。1992年,余华在收获杂志发表了中篇小说《活着》,而两年后,他创作出短篇《我没有自己的名字》,这篇小说与《活着》的悲悯一脉相承。

  小说集中的同名短篇《我没有自己的名字》,通过傻子来发的故事,建构了一个关于人性的寓言。来发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留下他一个人为别人挑煤赚钱过活。在小镇上,他处于所有人的嘲弄视线中。全镇人欺侮他,拿他取乐。看似对他十分关照的陈先生,最后也欺骗他交出了自己的狗。

  正如余华所说:“名字,像是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具备存在感的标签。我们总是希望着自己的姓名被人所记忆,追求功与名的道路不变地在脚下延伸。即使对于一个不太正常的‘白痴’来说,带有嘲讽意味的呼唤并不会影响应答,对于自己的名字是倍加珍惜和希望被记忆的。然而,在现实生活的阴险、狡诈以及贪婪面前,‘白痴’从不愿到最后甘愿放弃了自己的名姓——这大概就是对现实的对抗吧。”

  对命运的叩问

  对人性的探寻

  余华说,“我发现自己的写作已经建立了现实经历之外的一条人生道路,它和我现实的人生之路同时出发,并肩而行,有时交叉到了一起,有时又天各一方。这些短篇小说所记录下来的,就是我的另一条人生之路。”

  这本余华亲自编选,记录其另一条人生之路的新书,余华亲自选定书名为《我没有自己的名字》。据九久读书人总经理黄育海透露,该书的装帧设计由曾设计了杨绛作品系列、龙应台《目送》、齐邦媛《巨流河》等名家作品封面的资深美编蔡立国担纲。印刷上采用了三边辘银边的工艺,这也是九久读书人首次在新书上尝试此种工艺。该书于2017年1月在全国陆续上市。

  黄育海认为,读者通过阅读这本《我没有自己的名字》,可以感受到余华对命运的叩问、对人性的探究,对生命的无限怜悯和对现实的深沉思考。书中有些短篇,有手术刀一样冰冷的质感,锐利,一针见血,一剑封喉。在一种黑色幽默里,有洞穿世事的苍凉透出纸背,扑面而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