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了一个挚爱书画的老人生命的韧度、广度和深度,做到了有序、有史、有料、有证
中国社会历来有修谱的习惯,大到整个国家,小到一个家族直至个人。个人的通常称之为年谱。虽然体系大小不同,但都有一贯所秉持的传统原则,不虚美、不掩恶、不为尊者讳。《林散之年谱》便是如此,记录了一个书画家从历史的变换中执著走来的踽踽足印,再现了一个挚爱书画的老人生命的韧度、广度和深度。概而言之,做到了有序、有史、有料、有证。
有序。全谱时间跨度为林散之的生卒年,共91年,接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可以大略分为三个阶段:少年磨练,中年积淀,晚年归真。作者所记翔实而不琐碎,丰富而不堆砌,细致而不累赘。
有史。全谱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辅之以时代背景,呈现出的是一个三维空间图景。林散之所处的时代,正值从晚清民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当儿,是整个二十世纪变化最剧烈的时期,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就书法而言,赖以生存的古典环境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改变,个人命运会因为时代转型而出现各种不可预料性,关键在于自身如何去把握。林散之的成功见证了这一点。
有料。《林散之年谱》逐年逐月记录了林散之先生自出生至去世,共九十余年的生命历程,详细记述了林老求学、交游、创作等经历。在看似“流水账”的记录中,因为视角独特,时常有一些“新发现”。作者通过走访家人、亲戚、朋友,搜索第一手资料,尽可能地弄清楚每一个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夺范曾毛笔那一节,可以看出林散之的真性情,在细节上生动地刻画出林老不拘于世俗繁文缛节的形象。
有证。虽然林散之先生的逝去,离当下并不遥远,但不可否认,时间正以加速度的方式迅速流动,信息的纷繁芜杂,各种传播途径的真假难辨,都有可能造成真相被掩盖,甚至造成谬种流传,以讹传讹。厘清真相是首要任务。比如《林散之》所涉及的“得砚之事”,编者通过梳理史实,还原了事实真相。可以说,正因为编者不完全依赖和盲从现有的一切史料,有自己的推理和判断,才有许多新的“闪光点”呈现,也因此有了可读性和权威性。
读完年谱全书,如果尝试要用一个字来概括林散之,其一生不脱一个“真”字。年谱本身就做到了真实记录和还原真相。林散之不仅仅是一个书人,还是诗人和武人,完全是那种典型的“复合型”的角色,不同于时下的专职书家和专业书家。当然,林散之更是真人,有真性情,毕生留下的关于书法的言论并不是特别多,然皆为度世真经。反视当下,做作成风,甚至张牙舞爪、搔首弄姿,“变态”成为一种“常态”,远离了自然。因为功利性的扭曲,失去自然的心态,闭门造车,不注重在自然中修炼,而林散之所遵从的仍是“外事造化,中得心源”的传统。但另一方面,书法对于他来说,从来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甚至就像有的人所说的,不过是“雕虫小技,壮夫不为”,一生所作所为可谓是平常人、平常事、平常心,然而却需要一辈子的坚持和虔诚,用一生的光阴来实践。
林谱,有谱。
薛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