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的街道,和谐的邻里关系,可以随意欣赏城市中的每一个风景。理想中的未来城市是什么样子?12月26日,南京城市治理圆桌论坛第三期在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召开,来自市城治委、市城管局相关人员和有关专家学者30余人聚在一起,探讨城市治理与城市规划、城市治理与弱势群体、城市治理与公众参与的问题。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杨菲菲
代表委员建议让市民参与社会治理、多关注少数群体需求
“我的社区我作主”,市民参与最重要
提到未来的城市发展,南京市市委研究室规划处处长曹静认为,最重要的是空间共享,也就是市民的参与性。“一是再好的规划议程,也需要人去参与,规划的实施也要最终落实到人的身上;二是因为我们通过工作中反馈回来的问题,尤其是一些民意调查中发现,市民对于政府工作的认可度并不高。这个很出乎我们的意料。”
对此,曹静认为未来的城市要努力搭建公众参与的平台。她表示,此前曾进行过一场小区社会事务参与度的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小区事务管理的参与度不足10%,满意度也比较低。她以鼓楼区的社区协商“六化”模式举例,社区主动制定了协商的内容指导目录并将其明确为五大类协商的事项,同时利用线上线下协商平台共同吸引小区居民参与,还把协商的结果以决策的形式落实下来,“仅去年一年就办理了2148条实事,居民对小区的满意度也很高。”
除了要吸引市民参与小区的事务管理,曹静还表示要针对性地创新参与模式。“比如锁金村社区就曾在网上发起‘为困难家庭众筹一顿年夜饭’,结果众筹来的钱不仅满足了300个困难家庭的年夜饭问题,还给他们送了一个过年的大礼包。这种线下、线上互动的社会治理方式也值得我们学习。”
让少数群体能自己到达城市任何一个地方
“我坐着轮椅来到这里,全靠东南大学的两位同学。他们一个人帮我拿轮椅,一个人扶着我上了楼。”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谢净开场就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对于残障人士来说,有别人的帮忙我们当然感恩。但是更多的,我们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到达城市的每一个地方。”
谢净认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就是对少数群体的需求关注如何,“事实上,残障人士不只是包括我们所说的残疾人,还包括障碍两个字,残疾人出行的障碍也需要我们城市规划、城市治理来解决,解决就不存在障碍了。”
谢净表示,南京2011年就被评为“十一五”全国无障碍建设先进城市,“无障碍设施从无到有非常快,但是从优到精还有距离。希望未来城市发展能够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