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教育报接到一封发自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的举报信。 举报信称,一家私人企业几乎承包了该县所有乡镇中心学校的食堂,当地学生营养餐存在诸多问题。随着调查的深入,记者心中的问号越来越多。比如:为何学生不在食堂吃饭也得在饭卡存钱?为何乡镇校食堂大多由企业承包?这些质疑,是对甘南县学生营养餐存在问题的追问,也考问着其他地区学生营养餐。
新华社调查显示,国家推出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5周年,惠及全国约3354万学生。但总有一些地方,为了“私利”从学生营养餐上“揩油”。不只是甘南县,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儿童中心发布的报告称,少数学校供餐方式、采购过程、采购价格监控、营养配餐的科学性等方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让学生营养餐保质保量,从国家到地方,都有着严格的规定。不过,要让这些好政策真正“落地”并非易事。地方政府的不重视、监管部门的失察、学校管理的不善等,极容易导致营养餐变味变质。然而,比营养餐存在问题更可怕的是,地方相关部门对营养餐问题无视,抵制记者采访。甘南县这次殴打记者事件,是当地警方和涉事学校为掩盖自身存在的问题,对正常舆论监督的阻挠,更是在公然挑战正义与良知,更让国家政策蒙羞。
令人欣慰的是,黑龙江紧急启动营养餐工作大检查,祈愿这样的检查,不要流于形式更不要走走过场。农村学生营养餐,容不得弄虚作假、变味变质,更容不得他人从里面“揩油喝汤”。 河北读者 杨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