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6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6年11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现代快报网
“答案在风中飘”的时代
  《编年史》
  [美]鲍勃·迪伦 著
  徐振锋、吴宏凯 译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5年3月

  《编年史》是鲍勃·迪伦历时3年在手动打字机上敲出来的回忆录。全书记录了迪伦生命中种种非凡的时刻——初到纽约,签约哥伦比亚,遭遇创作瓶颈,家庭生活片段,点燃灵感火花,打破界限……这位民谣诗人用热情、怜悯和深邃的目光回顾往昔岁月,将那逝去的黄金年代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书中,不仅有迪伦发明创造和灵感迸发的辉煌时刻,还有那些意志消沉的时刻,曾经想退却,不想努力乃至失败,但它们无论如何仍有可取之处。迪伦对此毫不讳言,没有人期待他会如此开诚布公。他袒露的这些瞬间,让我们认识了一个真实的鲍勃·迪伦。

  上世纪60年代是个很不安宁的时代,冷战、种族、民权、独立运动……动荡着美国人的信心。这个时代,迫切需要一个发言人、一个旗手,而用奇特嗓音敲打人们神经的鲍勃·迪伦,看起来无疑是最像的那个。不过,迪伦在书中反复说,讨厌被称作代言人。他爱他的妻子儿女,要保护他们,其他的人与他何干。

  迪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永远是时代的观察者和记录者。他哪怕写一些极其细小的事情,也都用诗一般的语言。很多看上去并不关联的事物,在迪伦的语境下,变得那么优美。“厨房的那头,一道银色的月光穿过窗户的空格照亮了桌子。这首歌似乎碰到了墙上,我停止了写作,很想点一支烟,冲个热水澡。”“还是和从前一样/我先被人领着经过一座独木桥/继续往上走/远处有一株早已死去的树,树枝从树干上伸展出来/一切是那样宁静,那样生动。”读之,感到迪伦的文字很细腻,也很敏感,他喜欢用这些文字描述他看到的世界。

  迪伦也是一位语言大师,《编年史》让人们领略了他的修辞,尤其是用喻的魅力。比如:“50年代的文化就像是一个再过几天就要退休的老法官。它就要走了。在今后10年的时间里,它会挣扎着起来,然后再跌落到地板上。”迪伦经常为人们构筑一种语境,构建一个意象,而这种意象,往往会带有寓言的性质,这往往会引起读者的兴趣。比如“滚石”这个意象,可以说是一种随心所欲,或者愤世嫉俗的生活态度,但他不是简单将某一种意象直白地陈述出来,而是间接地通过各种描写将意象搭建起来,从而使得读者获得更多的欣赏体会和共鸣。

  虽然是“编年史”,却不是编年的写法。迪伦把书命名为《编年史》,有意打破严谨的结构和叙述,正是这种散乱扑克牌式的写法,成就了一部自足的散文杰作,而不仅仅是一本名人回忆录或者什么“历史见证”。迪伦如此解释他的自传文体:“就像把手上的纸牌在桌上摊开,我随意挑哪张就从哪张进去……这些纸牌之间未必有多少联系。”从开篇的第一句开始,就会发现迪伦深谙叙事艺术,截取的都是人生最富意义的时刻,再纵深回溯,或许不够诚实但也不矫情。他对民谣与人生的思考,也正如他的歌曲一般令人震撼。

  荆墨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