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出于什么原因站出来,以公开的身份,直指搭档的过错,都是值得赞赏的。这样做,可能会在单位内部形成“拎不清”的印象,但这样的“拎不清”多了,同流合污就少了。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
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大勇实名向合肥工业大学纪委、学术委员会举报合肥工业大学校长梁樑在“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申报过程中“材料造假”。这一校内公开举报信被传上网络后,引起强烈关注(详见今日快报封11版)。
朱大勇质疑的两个主要问题具有“非黑即白”的性质。他说:梁樑同志主持的教学成果荣获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我校另有5项成果获奖),梁樑同志的教学成果奖是以中国科大管理学院执行院长身份获取的,怎么能用来以合肥工大校长身份报“校长奖”?
对于“另有5项成果获奖”的表述,朱大勇说:“这些成果同样在梁樑未到合肥工大工作时就完成,并获省级成果奖再被推荐报国家奖,那是在分管教学的朱大勇副校长领导下完成的,这不是侵吞他人成果吗?”
这两个问题到底存不存在,如果存在,那违不违规,不难做出回答,甚至当即就可以加以判断。
人民网有消息说,合肥工业大学校长梁樑告诉记者,确有被举报一事,但举报内容不实。
到底哪里不实,朱与梁的说法,到底谁的站不住脚,亟待校方厘清。
而值得注意的是,朱大勇是在7月份进行举报的,校方称8月5日以后可能会有消息。不管怎么说,过程似乎还是长了点。
朱举报梁时所举事例,“脉络”非常清晰。这些事例的关键因素,很难造假。比如梁获得相关教学成果奖时的身份,可谓人尽皆知,一点都不难核实。
目前,此事已经受到网民关注。通过迅疾、公开、公正的调查,对朱和梁都给出负责任的意见,这是当务之急。从内部调查处理,到回应公众关切,这也是校方需要适应的新形势。
和以往一些举报多涉及复杂的人和事不同,朱大勇所举报的问题不是那种“伤天害理型”,看上去也没有那么严重,很容易被熟视无睹。这个时候,有个较真者站出来,这或许让很多人意外。
个人恩怨的深浅,并非探究的重点。我们应该想到,类似“轻腐败”、“擦边球”这类问题,对外界而言很有点隐蔽性,如果没有“身边的”较真者揪住不放,易于蒙混过关。
弄虚作假也好,搞各种灰色、黑色名堂也好,最掌握核心情况的就是这些人身边的知情者。他们和长袖善舞者的不合作,对于反腐执纪来说是好事。
近年来,集体违纪、腐败事件发生不少起。一个单位领导班子的集体沉沦、知情者的集体沉默甚至“合作”,令人扼腕。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站出来,以公开的身份,直指搭档的过错,都是值得赞赏的。
这样做,可能会在单位内部形成“拎不清”的印象,但这样的“拎不清”多了,同流合污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