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2版:社评/精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6年5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假如督察组不来,还能严查问题吗?

  反腐不能全靠中纪委,治霾不能全靠督察组。一些地方表现出来的“懒病”要治,和“懒病”并发的“近视眼”“软骨症”也要治,尤其是要彻底铲除“推一推动一动”“睁只眼闭只眼”背后的腐败土壤。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

  据环境保护部网站消息,在查处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的环境问题中,河北省共关停取缔环境违法企业200家,立案处罚125起,行政拘留123人,行政约谈65人,通报批评60人,责任追究366人。

  这一串堪称漂亮的数据显示了该省查处“交办”的环境问题的决心,真抓实干的状态,不仅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看得见,民众也能感受得到。

  值得一问的是,如果没有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的进驻,地方还能到位、严厉地查处问题吗?如果没有“上面”的发现,地方还能及时发现问题苗头吗?事实上,一些地方并非总是能经得起这样的考问。

  理论上,“上面”来不来,问题都在那儿。地方守土有责,如果发现不了问题,那就是失职。与其说“上面”发现问题的本领更大,不如说决心更大。

  5月3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现场反馈河北省督察情况,特别提出“原省委主要领导对环境保护工作不是真重视,没有真抓”。

  随之播发的“新华时评”《环保履职不能搞形式主义》直言,在环保问题上,一些地方“口头上重视,手头上忽视”“形式上重视,实质上轻视”。

  再看一条颇有“解读”价值的旧闻:2015年11月消息,河北环保厅原副厅长李葆犯有多宗罪,其窝串案涉及10件11人,其中7人来自该省环保系统。京津冀雾霾严重,仅2014年河北就拿出近3亿元,为287家企业安装监控系统。在招标过程中,李葆等官员大发“雾霾财”。

  出现如此恶劣窝案的地方环保部门,环保执法的能力和态度怎不令人担忧?

  可以肯定,在假重视且腐败高发的环境中,如果没有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的督察,指望地方自觉严查问题,交出一个令民众满意的答卷,心愿必然失落。

  “上面”有行动,地方马上跟着动起来,否则就会“静悄悄”。这种现象在其他领域也颇为常见。

  例如,一些地方,对严重违纪违法问题似乎缺乏敏感度,甚至拿“鸡毛蒜皮”上报充数。可问题是中央巡视组一巡视,总能抓出大案来。

  反腐不能全靠中纪委,治霾不能全靠督察组。一些地方表现出来的“懒病”要治,和“懒病”并发的“近视眼”“软骨症”也要治,尤其是要彻底铲除“推一推动一动”“睁只眼闭只眼”背后的腐败土壤。

  “上面”来与不来,地方都能有过硬表现,这更应该是常态。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