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有一篇报道,“老师杀‘回马枪’严查‘不实际居住’”,实际上讲的是老师“家访”的事,看后令人心里五味杂陈。
韩愈说,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到底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教师职责”讲得很明确,共八项,没有一个字要求老师须“杀回马枪”、严查“不实际居住”。由此推论,查“不实际居住”不是老师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那为什么又要老师放下“教鞭”,去“舞枪弄棒”,还要“杀回马枪”呢?出此招,学校实际也是无奈之举。如报道云:小学报名临近,各校正在摸底学区生源。记者获悉,学区房炙手可热,名校学区生越来越多,为了“对付”庞大的生源,严把“入学关”,学校派老师前去“家访”,并将其作为不少学校报名前的“必要工作”。
但将“查不实际居住”派到老师头上,并作为“家访”唯一目的,“角色错位、定位扭曲”,有悖老师“家访”的原意,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家长,都是一种“难看”。就家长而言,本来可以通过“家访”,好好和老师交换一下孩子的性格、爱好、习惯等方面的情况,但一旦“家访”不是“家访”,而是“严查”,家长则会视“家访”为“来者不善”,为“家访”而“加防”。正如报道中所说的,“一个家长刚刚家访完,就抱着一堆东西准备离开,和‘杀了个回马枪’的老师碰了个正着”。本属温馨、敬意、交流的握手,变成了应对刺探、追踪、排查的躲藏。“变味的家访”,不仅刺痛家长,甚至伤及孩子还没有成熟的心理。
笔者认为,无论“不实际居住”情况多么纷繁复杂,还是要让老师“家访”回归为名副其实的“家访”。余下的问题,则该谁负责谁负责,该谁去办谁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