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以严密而简捷的“评选”程序、明显的时效性、超出公众预期的结果证实,设立蜗牛奖绝非头脑发热的作秀,而是极有探索意义和推广价值的一场治懒治庸“试验”。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
13日,江苏省泰州市效能办向社会公布了首批“蜗牛奖”认定结果,12个市直机关、基层站所榜上有名(详见今日快报封5版)。在这个权威的“榜单”背后,“蜗牛奖”带来的“红利”渐增。
今年1月,泰州市委书记蓝绍敏在该市市委四届十次全会上首倡“蜗牛奖”。3个月之后,“蜗牛奖”应声揭晓,是向社会公众正式兑现承诺。
几个月来,“蜗牛奖”在网页上的点击率非常高。不仅新华社播发评论关注,各路媒体评论员、网友也大量发声。2016年1月8日,现代快报刊发社评《泰州设立“蜗牛奖”,专治不作为》,认为:设置蜗牛奖的终极目的是促使“获奖者”拿出种种实招消除顽疾,让群众真正出气。社评被泰州市委主办的《泰州通讯》转载,受到关注。
可以说,能不能拿出一份内外皆能服众的大名单,是泰州一段时间以来面临的考验。
现在,泰州以严密而简捷的“评选”程序、明显的时效性、超出公众预期的结果证实,设立蜗牛奖绝非头脑发热的作秀,而是极有探索意义和推广价值的一场治懒治庸“试验”。在细节打磨上,泰州赢了。
“蜗牛奖”火了,公众的期望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必须第一时间拿出经得起检验的名单,保持舆论热度、激发出“颁奖”的最大社会效应。而既然是治理不作为、慢作为风气,“评奖“过程本身也不容拖沓。
大名单有三处出人意料:一是,媒体梳理发现,这其中既有市级机关,也有基层站所;既有关乎经济社会发展运行的重要部门,也有外界看来高枕无忧的“清水衙门”。并非有人预测的清一色基层窗口;二是,泰州一位处级官员对现代快报记者表示,大家知道首批“蜗牛奖”不低于10个,原以为就是10个,没想到最终揭晓的会多达12个;三是,被指“蜗牛”的单位或部门,受到诟病的多是些“小事”。
对此不难解读——名单的多样性,更符合民意。如果只有冲在第一线的“窗口”才会被盯上,亦非公允。获奖名额不搞“满十”,甚至不设限,更尊重事实。而说到“小事”,老百姓办事,办的不就是具体而微的事情吗?这些领域的事务受性质决定,本来就难有什么“大事”。这些年来,老百姓办事,最受刁难的就是办“小事”,平白无故让你多跑几趟,让你多走几次弯路,让你多浪费几天时间,令人难以忍受。反腐败,群众特别想把在身边作威作福的“苍蝇”先拉下马,治懒病,群众特别想让得了“小毛小病”的先“就诊”。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该市市级机关作风建设群众调查满意率达到了98.13%,连续三年呈上升趋势。此外,设立“蜗牛奖”的震慑性早已显示,谁敢犯大毛病?
“蜗牛奖”不是只有公布名单的时候才有威力。有市民举例,他到市民服务中心办事,工作人员手上正忙要他等会儿,他说要打“蜗牛奖”举报热线,结果事情马上就给办好了。这个事例说明,通过前期的造势、治理,泰州已经享受到“蜗牛奖”红利。
而这也催生一个追问:既然机关或窗口作风的好转已经明显受到激励和监督,还有必要“抓小”吗?泰州给公众带来的信息显然是:评奖不设“句号”,不搞一阵风。“要健全督查问责机制,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这一明确要求,无疑是泰州专治不作为的动力和责任所在。
在按季度公布蜗牛奖之外,希望泰州计划内的“随时公布”再掀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