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6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6年4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时间才是文学的
唯一评价标准
  《斯通纳》
  [美]约翰·威廉斯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年1月

  慧远

  一本书出版于五十年前,但直到五十年后,它才真正为人所知

  1963年,美国作家约翰·威廉斯完成了他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斯通纳》,当时不仅没有成为畅销书,甚至根本就乏人问津,整整一年的时间也不过只卖出两千多册。然而,半个世纪之后,《斯通纳》的命运却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它不仅在极短的时间内横扫欧洲大陆,同时也畅销美国,乃至被《纽约客》杂志赞誉为“献给被亏欠的艺术一次迟来的正名”。

  在我读来,《斯通纳》其实是一部“笨重”的小说——笨,指的是小说的艺术手法,作者就像是一位辛苦劳作的农夫,其写作方式认真,踏实,绝不讨巧,写出的文字显得坚实而结实;重,指的是小说的内容,整部小说内涵丰富,思想厚重,读起来沉甸甸的,自有一种硬碰硬的感觉。《斯通纳》的前半部分有点像一个美国式的个人奋斗,主人公一再提醒自己:“你必须记着自己是什么人,你选择要成为什么人,记住你正在从事的东西的重要意义。”从小说的中间部分开始,结合上个世纪初期美国社会清教主义弥漫,以及一战和二战先后降临的时代氛围,小说进入对生命深度与广度的全面探索。表面看来,成为学院中人的斯通纳似乎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然而,他终于还是不无疑惑地发现,他不过是从一个压抑、漠然的环境,进入到另一个压抑、漠然的环境而已。斯通纳终于明白,自己其实是受制于一种公共悲剧的力量,这种力量无影无形,无处不在,以至“连私人悲剧和个体不幸都被转移成另一种生存状态,而且被那种宏大强化了,这一切都在这种宏大中发生,感觉就像一个孤独的坟墓带来的冲击力可能会被周围巨大的荒凉衬托得更加突出”。

  《斯通纳》是威廉斯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写出这部小说时,他已经四十三岁。这部小说曾遭七家出版社退稿,直到第八次才终于获得出版。《斯通纳》出版后很快绝版,却得到地下读书圈的青睐,多年来一直辗转于各大二手书店。2003年,首先是英国出版商重新发掘出《斯通纳》,进而在美国本土引起轰动,并先后登上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畅销榜榜首——一本书出版于五十年前,但直到五十年后,它才真正为人所知,《斯通纳》的命运再次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时间才是真正评价文学的唯一标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