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又
老人不提倡“国学”,他认为“学问都是世界性的,是不分国家的”
1月13日,周有光先生111岁了。50岁前,他是金融学和经济学教授。50岁至85岁,他是语言文字学家。85岁至今,他则成了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思想家。
思想是周有光的生命动力。本书精选汇集了周有光百岁之后的所思所想所虑,分为对谈和采访两部分,书中既有周有光对自己一生难忘经历的回顾,更有对国家社会发展的思考,对世界历史的走向、社会制度的变迁、国家未来发展的关注。而无论是对自己人生的再回首,还是对国家社会发展的思考,周有光并没有刻意导入渊博的知识,而是一次次试图通过与个人所经历所观察的百年历史结合而得出朴素的结论:历史纵有千变万化,亦无法超越常规。
周有光这里所说的常规,与美国著名思想家托马斯·潘恩笔下的常识有着某些类同,均是历史反复试验经验的呈现。正因如此,百岁之后的周有光习惯用常规视角看待社会上的是是非非。当一些人提出中西文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观念时,周有光坚决驳斥:文化发展纵然离不开种种历史因素,但总体上呈现竞争融合的大趋势。历史同时表明,文化从来不是豢养于高墙之内,而是需要在广阔的天地里淬火,接受时代的洗礼。哪种文化包容性强,更有助于社会发展进步,哪种文化就可能发扬光大。所以,周有光反对简单化的文化“河东”“河西”说,他也不提倡“国学”,认为“学问都是世界性的,是不分国家的”,也只有从世界看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才可能真正走向世界。
“要从世界来看国家,不要从国家来看世界”,这是周有光分析问题的方法论。古人有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视角不同结论自然有异。在周有光的语境里,世界视角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潮流,顺此潮流,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世界发展的浩荡趋势,同时也可以清醒地看到自己所处的位置。虽然并不否认改革开放成就,但周有光仍指出,目前我们依然“落后惊人”,这种落后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依然过于粗放原始,还表现在人们对世界发展潮流认知的落后。
周有光先生反对单一的发展“模式”说,认为发展就是“高处流向低处,落后追赶先进”。而一些人津津乐道的后发优势,无非是落后国家循着发达国家摸着石头过河逐渐形成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恰恰是周有光一再提及的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