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15版:行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5年3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忧郁的贝尔格莱德

  文/阎晶明

  凌晨从北京起飞的航班,当地时间上午10点即到达贝尔格莱德,被删去的7小时时差浑然不觉,仿佛拉近了两座城市的距离。贝尔格莱德的影响辐射力已经大大缩减,“国际机场”的格局之小,陈设之旧,让人想不起可以和任何一个国内省会城市的机场相比。进城据说只需要一刻钟,陪同是曾在北京留学数年的乌拉迪米尔,汉语相当过硬。随意问道,德约科维奇住在贝尔格莱德吗?乌拉迪米尔平淡地说,没有,他住在摩纳哥,不过他仍然是塞尔维亚公民。那么伊万科维奇呢?也不住在这里,塞尔维亚的网球明星都没有生活在本国。

  谈谈《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萨拉热窝已经是一座波黑城市,属于别国。科索沃呢?乌拉迪米尔谈论任何事都是平淡的。塞尔维亚不可能承认科索沃独立,不过塞族人去那里是危险的。

  贝尔格莱德是阴郁的,阴雨时断时续。车入贝城,很快进入市中心,被称为广场的地方并不开阔,有轨电车很忙碌而非应景,说明这是一座老城,窗外的行人不多也不少,神色看上去都很“东欧”。进入一家叫作“?”的咖啡馆。店面很小也很旧朴,微型的杯子需要从同样微小的铜杯里倒出咖啡,品味之悠远立现。

  不远处是著名的卡拉梅丹城堡,这里是贝尔格莱德的最中心,也是这座城市的发源地,城堡另一端尽头,是宽阔的自然天地,欧洲城市的味道因视野的开阔而显现出来了。这里是萨瓦河和多瑙河的汇合处,绿色森林是天然的而不是栽培的,城堡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乌拉介绍目前塞尔维亚的“地缘政治”,不断裂变的前南斯拉夫,各个宣称独立的国家,正在努力声张自己的文化标识,其中,文字的独立就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前南斯拉夫时期,这些加盟国统一使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现在,不但克罗地亚,包括波黑这样连方言都不突出的国家,也宣布了独属自己的官方语言。斯洛文尼亚、马其顿等就更不用说了。无论如何,语言文字的政治严肃性在这里体现得非常突出。

  阴雨朦胧中好像也只能在老街上看看。这里地处欧洲却似乎有点孤立。前南政府总部大楼仍然是突出的建筑。

  “铁托纪念馆”是专门开辟的去处。一代风云人物铁托,其命运迭荡让人唏嘘不已。这位父亲是克罗地亚人、母亲是斯洛文尼亚人的英雄,他的风光之地是塞尔维亚的贝尔格莱德。纪念馆里有一个文物陈列室,墙上有几十种造型不同的火炬,据说,铁托在世时,每一年都会在他生日那天由少先队员送一把新造型的火炬,其艺术风格特别有时代色彩。

  “南斯拉夫”已经成了一个历史概念,“铁托”似乎成为一个被悬置的概念。他曾是巴尔干半岛的政治灵魂和国家英雄,直到今天,他的历史影响谁也不能否认,他属于南斯拉夫各民族和各加盟共和国,今天又似乎为各国刻意回避,连争议都不愿意。塞尔维亚人对铁托的评价显然是复杂的,他曾使贝尔格莱德成为这一广大地区的政治中心,但是,二战时期克罗地亚人对克境内的塞族人的驱逐,涉及数十万人生命。历史、时代、政治、文化,互相纠缠,使一个风云人物得不到最终的定论。克罗地亚的库摩洛维奇是铁托的故乡,一个邻近斯洛文尼亚的小村庄。铁托的故居是一间朴素的房子,屋外有他的雕塑,但这里的旅游名号却并非是“铁托故居”,而是“乡村民俗博物馆”,用意复杂。

  离开贝尔格莱德前往萨格勒布,乘坐火车。人们沉默地坐着,读书、看报、吃零食。列车的终点居然是瑞士的苏黎士。这就是欧洲吧,概念很国际,事实上很平常。

  贝尔格莱德这个并不繁华的城市,却不惜巨资建设欧洲最大的东正教堂圣萨瓦大教堂。skadarska street 是一条有200多年历史的老街,细雨和夜灯下的鹅卵石街面闪现着诡异的光。爱因斯坦居住生活过的城市诺维萨德,塞尔维亚的乡间城堡都不曾去过。三四天的时间里没有看见过太阳和月亮,其明亮的一面和更深广的一面,只能靠想象去补充了。这里生活过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安德里奇,出现过《哈维尔辞典》的作者帕维奇,拥有贝尔格莱德红星足球俱乐部和小德、伊万等体育明星,个体的活力和能量,国家民族的艰难和曲折,一切是非纷纭都会消散。好奇地到来,平静地离开,这是一个值得再来深究的地方。■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