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行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9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行者》摭谈

  文/黄毓璜

  副刊史已历百余年,《现代快报》推出《行者》,还是构成“事件”似的引发普遍关注;想到这些年有过“副刊时代的终结”“副刊没落了”一类慨叹,也就不以为怪,不难理喻新媒介的环境下,这一举措的“挑战”姿态。

  报社策划上近乎执拗地倡导“文学性”的“美文”,表意了在崇尚实利的物化时代,力图以一方园地,在“精神”建构上与作者、读众相约同行的愿景。

  受命主持的赵女士原系资深报人,免不了有些内行们才会有的审慎,以致一开始跟我这个外行也有所磋商。当初提起副刊可以《行者》名之,没去想它是佛家用语、孙悟空的别名等等。脑子里盘旋开的倒是那“行者忘其行”的古往诗句。私下忖度,办报人力图在这里推出的好看、耐看的美文,有意让人生像奔竞中的“行者”,忘却些个世间营营,到这里留留步、歇歇脚,领略一点生命美质,品尝精神佳茗。

  《行者》问世二十多期,栏目各领其旨,文章组合有序,试图综评力不能逮。若依一己之见做出例举,我愿意说先自看好的便有周宪、南帆等推出的《停电时刻》《乡村随感》一类短文。未能预料,一直于“灰色”的理论高空长途跋涉的行者,在这里奉献出如此鲜活通透的性灵文字。前者“感谢停电”,盖因这非正常的状态,恰恰使人一度从各种技术装置的主宰下解脱出来,回到人际亲近交流的正常状态;后者从一个特定的视角感怀乡村的今昔,字里行间饱含当下乡情的忧思,神往于昔日拌和粗犷的田野生机。通常所说的“大含细入”,包括着眼时代迁变的“高度”,切入心理事实的“深度”,以及呼唤“本真”的“力度”,尽在千余字的尺幅之中了。

  在众多的篇章里,读者领受到的是文格,也是人格。当你就《无用是本心》体味人淡如菊,当你于《喋血白衣》感受激情似火,当你由《生命与生命的交谈》《凡人二题》领略出生命与普世的爱恋与倾心,当你从《姜文总在阳光后》《背磨盘的故事》触摸到一种激扬指点的开阔气度、一种奋起抗辩的义胆侠肠,你就不能不为之动容。你读主持人要言不烦的点化,思情更会被牵向沉郁辽远的深味。“副刊留客”云者,大体是指这等属文也属人的效应,它于宁泊中实现尘俗超越,在悄然中完成境界提升。

  读者对这份副刊的护爱有加,表现为热诚的美誉,也表现为直率地进谏。要求其进一步系公众、接地气就是切中肯綮之论。文学原本是精神性、理想性跟世俗性、现实性的内在统一。副刊对“雅人深致”的倾斜无可非议,只是若论“提升”公众,便得“经由”公众,打动读者心灵,大体不能不以世俗关涉、公众感受、公众情志、公众心声等等为引发点和旨归,这该在文质倡导上也该在版面组织上多所体现。比如,入编文字诚可天马行空,而言之有物的定力、深入浅出的功夫究属更其要紧;行偏走怪未尝不可存其一格,而修辞立诚却是须得守护的基本。设若在空无中摆架势、端方步,抑或于卖萌、作秀一类游戏上乐此不疲,终不免把读众逼出耐受力的极端。比如,天候、地气的应接是为文之道也是为编的题义,我们无妨认可用全部版面来纪念马尔克斯先生的谢世,却也不能不从比较的意义上认同些许遗憾——适值7月7日出版的《行者》,是否须得对一个民族没齿难忘的日子有所关注有所发声。这应该不至于被误解为要求径直地“配合”、简单地“服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