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为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副研究员、博士,《古生物学报》编辑。最新出版“童话古生物丛书”之:《丑九怪历险记》《两粒沙新传》《魔幻中生代》《博物馆的一天》。
南京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因河流的沉积作用形成的心滩和河漫滩广泛发育。如位于北郊长江中的八卦洲和西南长江中的江心洲就是心滩发展形成的,而河漫滩则沿江分布。
中下游的水流有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的特点,往往将凹岸淘蚀的物质带到凸岸沉积先形成规模小的边滩,边滩变宽、加高且面积逐渐增大后,发展成河漫滩。河漫滩在洪水泛滥时被淹没,枯水期露出水面。自上元门至燕子矶,一直延续到栖霞山及龙潭一带,长江南岸连续出现沿江陡崖,而河漫滩分布在长江北岸。
由于河道宽窄不一,流水从窄道进入开阔段时,流速减小,从上游携带来的泥沙便会在河底中部淤积形成浅滩,可称雏形心滩。以八卦洲为例,长江因在下关、浦口处河道较窄,水流速度较快,携带大量的泥沙经河道较宽的八卦洲段时,流速减慢使泥沙淤积形成浅滩。雏形心滩并不稳定,可因后来的流水冲刷而消失。而幸存的雏形心滩会使河道变窄,水流速度增大,并促使主流线偏向两岸,从而使两岸冲刷后退,产生环流。这时表层水流由中间向两岸流动,底层水流从两侧向中间流动,形成两股环流,促使河床中部发生沉积。流水携带的沙泥再沿雏形心滩周围和顶部不断淤积,使之不断扩大和淤高,转变成心滩。心滩在洪水期被淹没,在枯水期露出。若遇大洪水,大量的沉积物会将心滩堆高到超出水位,后进一步稳定,转变成江心洲。江心洲仅在特大洪水时才可能被淹没。
燕子矶是观看长江滩貌的好地点。公元1751年,乾隆皇帝登燕子矶,写下“却喜涨沙成绿野,烟村耕凿久相安”的诗句,其中的“绿野”即指八卦洲。而从燕子矶上望向东南方,则可看到长江北岸平缓的河漫滩地貌。
说长江滩的真假,其实是指漫滩区的地层组成。以燕子矶的河漫滩为例,滩的表层主要为第四纪晚——中更新世、全新世冲积相沉积物,由水流从携带来的砂泥组成,为外来的“假”滩;而其下伏的白垩纪浦口组的紫红色砾岩地层系本地原产的砾石滩,才谓“真”滩。
谈到“浦口组”,就不得不提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石头城了。石头城位于南京清凉山西麓秦淮河畔,自虎踞关龙蟠里石头城门到草场门,城墙依山而筑,南北全长约3公里。除了历代在岩墙上增砌的城砖外,紫红色的砾岩墙基清晰可见。墙基一般高出地表不足1米,最高处为17米,由天然的山岩凿成,而这段岩基便是晚白垩世浦口组的地层。石头城因城墙中部峭壁上有块凸出墙面的长约6米、宽约3米的椭圆形石壁,经常年风化变得酷似“鬼脸”,又被称为“鬼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