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6版:发现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8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现代快报网
业余“追星人”能做什么

  江苏省天文学会秘书长,曾任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心实验室主任。长期兼职组织参与天文科普活动,获得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颁发的两项大奖。

  喜欢天文的人最近越来越多,南京青奥会的主题中也出现了天文元素。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天文爱好者,成为真正的追星人。对于一种爱好,例如摄影,总是希望自己从菜鸟变成老手。那么作为一个天文爱好者,应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呢?

  目前很多学校都有天文爱好者协会,学校外,也有类似的天文俱乐部。如果你是个天文爱好者——我们更愿意称作——业余天文学家,那么第一步就是找到一个组织。因为在初期,有经验的朋友能帮助你迅速成长。好在现在资讯发达,通过网络我们可以找到各类合适自己的俱乐部,以及必要的天文学知识与观测器材。

  业余天文最重要的自然是观测。2006年10月31日,日本天文爱好者多胡昭彥突然发现了一颗星变亮了。这是业余天文学家经常做的事情,变星观测。变星是指亮度变化的星星。对星星亮度的监测,不但需要时间、技巧,还需要经验。每年新发现的超新星,相当一部分是业余天文学家发现的。超新星是恒星死亡前的一次爆发,因此它的星等可以在1天内增加十几等。对有经验的业余天文学家来说很容易“感觉”到,毕竟浩瀚的星海,要感受到、发现一颗星星变亮非常不容易。它的难度要比前段时间微信上流行的找不同色块的游戏难多了。但这只是变星观测的一个内容。变星观测还能用于搜索系外行星,测定造父变星周光关系等等工作。这些都是比较经典的天文学内容。

  而2006年的这次观测却非常特别。首先多胡昭彥这位老先生观测了一辈子的星空,他是全球发现彗星,新星最多的人之一。因此,他发现一颗星星变亮,那犯错的可能比较小。其次,国际天文学会在得到他的通报后,搜集全球数据,对这颗星星做数据分析,简单地说就是把这颗星星亮度与时间的变化曲线给找到。天文学家通过对曲线的研究能推断出星星变亮的原因。

  负责数据分析的天文学家,当时是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东苏勃博士,他原来是石家庄的一个天文爱好者,后来进入南京大学天文学系。分析的结果让大家大吃一惊。因为这是在江湖上流传了20多年,又是与爱因斯坦老先生的广义相对论相关的一个现象——微引力透镜效应。在1986年天文学家Bohdan Paczynski(普林斯顿大学)指出,单独的恒星也能充当透镜,使背景星光改变方向和亮度。也就是,一颗恒星的引力就像一面放大镜,它后面的另一颗星星的光线,经过这个放大镜的时候方向与亮度发生了变化。它发生的机会非常少,每年1000万颗恒星中,才可能发生一次。

  多胡昭彥先生从1968年开始业余天文观测。2006年的工作,对天体物理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这个工作也是一般天文学家难以去做的,因为它需要足够的耐心与运气。

  所以业余天文学家能做些什么?业余天文学家能在天文学的广阔领域做出非常伟大的发现。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