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前,现代快报一则有关“南京将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纳入相应保障范围”的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外界再次将目光聚焦在抗战老兵这个渐渐凋零的群体身上。与此同时,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们,与时间赛跑,开展各种关爱老兵活动。
昨天,一场由两位老兵和“一对一关爱抗战老兵活动”发起人、《新周刊》创办者孙冕参加的活动,在南京举行。会场里,备受感动的孙冕穿着一件印着“抗战老兵”字样的冲锋衣,说自己一直希望给老兵们做一件象征他们身份的“制服”,现在终于如愿了。
昨天的活动现场,来了两位老兵,一位是91岁的冯宗尧,一位是89岁的胡为仁。还有一位95岁的谢谋勋,因身体不适,无法参加。
说起冯宗尧,大家并不陌生。去年12月13日,在一次座谈会上,他曾和另外3位老兵,向南京人民起立致歉,“对不起,我们没守住南京。”当时,老人还告诫大家,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缺。昨天,老人向现代快报记者解释,所谓的“志不可缺”,放在那个年代,就是抗日之志不可缺。
小两岁的胡为仁说,几十年风风雨雨,自己从没有改变的,是“爱这个国家,爱这个民族”。
看到如此可爱的老兵,南京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联盟负责人钱肖松表示,作为志愿者,他们要做的,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物质帮助,还得从精神层面关注老兵。作为“一对一关爱抗战老兵活动”的发起人,孙冕说,对老兵生活起居的关注,往往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帮助。
昨天,拿到由南京边城体育用品公司提供的衣服样品后,孙冕当场穿上,向大家展示,“我一直想给老人做一件‘制服’,上面配有铭牌,写着他们的姓名、以前所在部队的番号以及急救电话。”
现代快报记者 付瑞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