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提要:判断公车改革的效果,要把握三个评判标准:能否真正杜绝“车轮上的腐败”、能否有效降低行政成本、能否保证政府工作效率不受影响。其更深层的意义,是要真正管住、管好权力,让权力晒在阳光下,让权力真正为人民服务。
新华社记者 安蓓 赵超
中央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大幕正式拉开(详见今日快报封5版)。这项改革涉及面广,利益调整深刻,推进难度和压力巨大,因此要从改革落实的细节和制度设计入手,保障公车改革在落实中不变形不走样。
首先,要防止公车改革“翻烧饼”,杜绝“既拿钱又坐车”现象。为此新旧制度要做好衔接,建立公开的监督渠道尤为必要。其次,在处置现有公车过程中,防止公车甩卖贱卖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公车处置要向社会公开拍卖,确保过程公开、透明和有效监督,避免给特权渔利留下空间。再次,实行市场化车改后,避免车贴进了自家腰包、下基层工作却大幅减少。对此必须进行周密制度设计,有效保障政府工作效率。最后,要妥善处理公车改革涉及的司勤人员安置问题,确保改革稳妥推进。
由此可见,判断公车改革的效果,要把握三个评判标准:能否真正杜绝“车轮上的腐败”、能否有效降低行政成本、能否保证政府工作效率不受影响。其更深层的意义,是要真正管住、管好权力,让权力晒在阳光下,让权力真正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