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说起唱经楼,几乎无人不知。从南唐开始,这里就是一块风水宝地。
唱经楼的前身是南唐后主李煜建造的忏经楼。到了明清时期,唱经楼及周边是一片繁华喧闹的街市。后来,现代文学大师张恨水在这里居住过。因此,在老南京的眼里,唱经楼片区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还具有丰富的人文古韵。现代快报记者 钟晓敏 吴頔 仲茜 郝多 孙羽霖
唱经楼的前世
南唐后主李煜在此拜佛唱经
虽然唱经楼社区还在,但唱经楼已于20年前道路拓宽时消失。
虽然唱经楼不复存在,但对于唱经楼的记忆,附近的老居民还记忆犹新。
唱经楼,原位于唱经楼西街和丹凤街交叉口,靠近现在的新街口派出所。“就是一个三岔路口。”唱经楼片区老居民、74岁的杜金魁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关于唱经楼的来历,《上元江宁乡上志》载:忏经楼南唐后主赞佛出;《首都志》记载:明永乐仁孝皇后建。据此,人们传说,唱经楼先是南唐后主李煜拜佛唱经之所,称忏经楼,后明成祖仁孝皇后重建取名唱经楼。
相传,李煜的许多传世之作,均从此楼而出。
著名作家薛冰介绍,南唐的都城东至龙蟠中路,西到清凉山,南至中华门,北到北门桥,“北门桥之所以得名就是因为它是南唐都城的北门。”唱经楼就在北门桥的北边,所以在当时,唱经楼是都城外的一所皇家寺庙。
朱元璋建都时,把东面和北面的城墙都拆除了,原楼毁。明永乐年间,仁孝皇后在原址重建,取名唱经楼,作为宣讲佛学和唱念佛经的场所。“那时候,老百姓也是可以进去念经的。”薛冰说。
唱经楼的今生
解放后变身门面房和戏台子
明永乐年间,仁孝皇后重建后唱经楼后,唱经楼街以楼得名,清《同治上江两县志》、民国《首都志》均载有此街名。而这也是明末清初北门桥闹市区重要街道之一。
不少住在唱经楼社区的老人,对于唱经楼都有深刻的印象。74岁的杜金魁1971年搬到唱经楼旁边的吉兆营,他说“唱经楼是一个二层楼、古色古香的建筑,有点像那种双层古式六角亭。”杜金魁回忆,唱经楼里面挺大的,光一层的面积就有200多平方米,“二楼的柱子上刻的木雕,还有一些菩萨像。”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唱经楼的一层变成了“戏台子”。
81岁的徐凤英老人回忆说,“搭一个六七米长的戏台子,放几条板凳,就可以开唱了。”至于唱的是什么,徐凤英说,都是一些江南小调,“就像现在玄武湖边亭子里那些老年人唱戏一样,不化妆就能上台,都是自娱自乐。”
那时的娱乐生活并不像现在这么丰富,所以很多老人喜欢去那里听戏,“有时候还要门票呢,不过也就是毛把钱。”至于二楼,徐凤英说,她曾上去看过一次,主要是拜菩萨的地方。
虽然1994年唱经楼才被拆掉,但存有唱经楼影像的人并不多。不过,今年72岁的唱经楼西街党支部书记范明锦手中倒是有一张照片,那是上世纪80年代,他给儿子范毅在楼前拍摄的。照片中,范毅站在一个二层古式建筑前,背后的招牌上有4个大字:茶酒书馆。
在范明锦记忆里,解放后的唱经楼变成了门面房,开过布店、米店、粮站,也开过小吃店,“居民委员会也在那开会。”
也许有人要问,唱经楼到底是唱戏的地方还是布店、粮站?薛冰解释,老居民说的都没错,唱经楼很大,刚好又在一个三角形的地带,沿街的两边就都成了门面房,比如茶酒书馆这样的,“一层那么大,可以拆成好几个门面房。不过,在三角形的‘尖端’,也就是不临街的地方,则是一个公众活动场所,一些住在附近的老年人,经常聚在里面唱戏听戏。”
1994年,因为城市建设道路拓宽,唱经楼被拆,原唱经楼所在之处变成了一个大型停车场,周围的老居民多少有些遗憾。
唱经楼的周边
明清时期,集市云集一片繁华
鸡鹅巷、网巾市、估衣廊、鱼市街、进香河、晒布厂、纱帽巷……这些都是南京人再熟悉不过的街巷名。可你知道吗,它们都在唱经楼附近。如果穿越到四百多年前,这里便是集市的天下,繁华堪比现在的新街口。
现代文学大师张恨水也曾在唱经楼居住,并写下小说《丹凤街》,浸透着他对南京的记忆。
先说估衣廊,古时候,这里是一条以买卖衣服为主的街道。古人做生意,可以根据商品的质量,在一定范围内,相互讨价还价,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估价成交。估衣廊这条街名,就是因此而来。
北门桥东南侧的鸡鹅巷,则是明代专门买卖鸡鹅等家禽的市场,巷名因此而来。
而长江路中段北侧的网巾市,则是明清时代买卖发网的市场,后来成巷,巷以市名。
如果之前都顾名思义的话,那么鱼市街肯定很多人以为是卖鱼的。其实不然。鱼市街上是个集市,卖油条的、卖小百货的、打铁的、卖煤球的,还有纳鞋底做鞋面的。徐凤英老人说,当年住在鱼市街的基本上都是平头百姓,所以家家户户都靠小手工作坊维生,正因为如此,这里的集市也越来越大,街道越来越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