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0版:行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5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复活的手稿

  文/黄发有

  七八年前,我在南京大学附近的一家旧书店,花了五块钱买了一本李恩绩的《爱俪园梦影录》。这本书的出版后面,隐藏着一段编辑界的传奇。如果没有柯灵花费三十年时间保存这本书的手稿,并多方联系发表与出版,作者的心血只能是付诸东流。

  柯灵在小学毕业后就失学了,依靠自学成长为散文大家,而且长期致力于编辑实践,成绩斐然。解放前,他主编过《大美报》《正言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的副刊,还主编过文艺期刊《万象》和政治性期刊《周报》。柯灵没有势利眼,也没有成见。他常常亲自登门拜访新作者,还约请他们到上海法国公园(今复兴公园)附近的锦江茶室聚会。他也不以宗派和立场来区分作者,譬如对于鸳鸯蝴蝶派作家,柯灵不像一些文艺编辑那样排斥他们。他在抗战时期坚持的底线是不发汉奸的作品。

  柯灵善于从自发来稿中发现好稿,扩展作者队伍。1943年5月,陈蝶衣辞去主编职务,柯灵接编《万象》。他在处理堆积如山的废稿时,从中发现了一篇研究殷墟文字的论文,稿件用毛笔楷书,字迹娟秀,行文熟练。作者署名“李恩绩”,不是名流,也未曾在汉奸报刊上露脸,这正是一个理想的组稿对象。在稿末的通讯处,标着“静安寺路爱俪园”。柯灵将稿件退还给他,求他谅解,并恳请他写些关于爱俪园的文字。结果就有了随后连载的长篇掌故《爱俪园——海上的迷宫》。爱俪园也就是哈同花园,是英籍犹太富翁哈同建造的宏伟神秘的私人花园。在当时的上海滩,流传着关于爱俪园的种种扑朔迷离的传闻,以满足市民的猎奇和窥隐心理为指归。而李恩绩的素描实事求是,无哗众取宠的笔墨。可连载不到一年,李恩绩就不愿意再写下去了。柯灵专程登门拜访,在一座古旧的小轩中见到了李恩绩,他说“写稿子赚勿落格啦”,就是说“文章不值钱”。

  又过了六七年,柯灵突然收到寄自绍兴安昌镇的邮件,原来是李恩绩的手稿《爱俪园梦影录》,从个人角度回忆了爱俪园的前尘影事。当时是解放初期,柯灵身任《文汇报》总编,但机缘不凑巧,手稿只好长期封存。柯灵没有将稿件退回,而是代为保管,以免湮灭。在“文革”期间,稿件被抄家者抄走,却又奇迹般还了回来。“文革”结束后,柯灵积极地为手稿寻找出路,同时打听李恩绩的下落。经过一年多的辗转请托,由绍兴市文化局协助,才得知李恩绩已经在“文革”期间谢世。他于1955年重回上海,寄身南市贫民区,靠卖画糊口,“文革”期间还被抄家揪斗。他无儿无女,其老伴吴式坤靠里弄救济度日,在弄堂口摆香烟摊子贴补家用。经吴式坤同意,柯灵将稿件推荐给香港《文汇报》的金尧如、曾敏之、吴羊璧,在《百花》周刊连载;又推荐给三联书店的范用,于1984年出版了单行本,范用要把原稿退还给柯灵,柯灵留给了范用,说“你留着作纪念吧”。柯灵专门撰文《爱俪园的噩梦》,发表在《读书》1982年第9期,并作为单行本的“代序”。

  一件来稿在三十年后得见天日,而柯灵不仅代为保管,还负责联系发表与出版,将稿费转交给吴式坤。柯灵这样做,在常人看来于己没有任何好处,想不到他还说:“他给我长期托管手稿的信赖,我现在除了感激,更没有什么事可做了。”李恩绩和其《爱俪园梦影录》都有生不逢时之感,但遇到了柯灵,却是不幸中的大幸!如此浪漫的编辑传奇,在今天已不无白日梦的意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