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东东
一日清早,加西亚·马尔克斯离去的消息将我唤醒,让我倚床面山,在多年以后,去回想第一次读到这位伟大的拉美作家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为准备高考的背诵、练习、猜题、模拟和禁止一切娱乐活动,已经进入最后阶段。也许再过半个月,我就要正式进考场了。空气濡湿,黄梅天有它特殊的烦燠。一架网罩半径最小的华生牌电风扇徐徐摇头,来回吹着五屉写字桌上的一堆教材、参考书、复习资料……在这些边上,我却发现了当月——1980年7月——最新一期的《外国文艺》。
这种1978年7月获准出版,以译介当代西方纯文学作品和艺术动态为主的双月刊,当时还是“内部发行”。两年前,我父亲将它灰色的创刊号放进兼做新买的凯歌牌九英寸黑白电视机机柜的咖啡色小书橱的时候,神情不如1973年夏天他带回《摘译》创刊号时那么诡秘,不过也还是有点儿诡秘……我总是会趁其不备和不在家的时候,找出这些诡秘来看个究竟。
现在,重新打开这本《外国文艺》,我看到,我文学阅读的趣味和标准,差不多都已经浓缩其中。请看目录:艾略特的长诗《荒原》和文论《传统与个人天才》,黑塞的小说,金斯利·艾密斯的小说,大江健三郎的小说,棱罗古勃的小说和努埃曼的小说,当然,还有我认为最了不起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四个短篇。那天傍晚雨停了一阵子,弄堂里掀起孩子们游戏的喧闹。我草草看了一下艾略特,有点儿犯晕。但我把马尔克斯那篇《纸做的玫瑰花》读了好几遍。我体会着马尔克斯的微妙,这微妙,在那个黄昏有一种欣喜的莫名其妙。
再次读到马尔克斯已经是一年半以后,仍然是《外国文艺》,在它的1981年第6期上刊载着《一件事先张扬的人命案》。这几乎是跟马尔克斯的写作同步进行的一次阅读——年初他刚刚结束文学罢工,发表了这部新作的西班牙文原著。很快,不到一年,更多的马尔克斯喷涌而至:一本厚达711页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中短篇小说集》由译文出版社出版,作为《外国文艺》丛书的一种;而且就在这本书出版的同时,瑞典文学院宣布,将1982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马尔克斯。
在对马尔克斯一次次的阅读中,一直有一个传说相伴随——《百年孤独》。每一个对他的译介者都不会忘了告诉你这部酝酿了整整十八年以后发表于1967年,令它的作者一下子名满全球而只有文革中的中国不知道的杰作,这部当代的《堂·吉诃德》。我感觉,这部小说的译作简直呼之欲出了,然而却还在一天天考验着如我这般阅读者的耐性,并不让你马上就见识到。有那么一两个月,我差不多每次路过书店,都会进去搜索一下有没有《百年孤独》刚好上架,见到封面上印有“百年”,要么印有“孤独”字样的什么书,就会怦然心跳好几下。
终于,就在央视新闻联播让我看见马尔克斯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的典礼画面以后不久,1982年第6期的《世界文学》杂志发表了对《百年孤独》的选译。《百年孤独》的开头一句就让人过目不忘,耿耿于怀,上世纪80年代的许多写作者都曾摹仿。我一直找不到机会摹仿,只好在本篇开头过一过瘾。我是坐在一堂形式逻辑课上开始读《百年孤独》的,完全没有理会那个喉结分外惹眼的教师对我重复发出的提问,这导致我被要求站在课桌前听上一段他的讲课。我那时候的视力还很好,站在那里,竟然又读了几页摊在课桌上的、《世界文学》以小五号字排印的《百年孤独》。
1984年8月,上海译文社出版了《百年孤独》,后来又有了多个版本,这些可算是对正在进行时的马尔克斯的多次慢镜头回放。这种回放还包括《枯枝败叶》《族长的没落》等书的出版。而《番石榴飘香》《霍乱时期的爱情》……这些紧紧跟随马尔克斯的写作立即出版的汉译,更是让人仿佛,不,无异置身于当代文学写作的拉美现场。
据说这些全都是盗版,它曾经让马尔克斯十分气恼,撂狠话说“死后150年都不授权中国出版我的作品”。然而对于盗版的实况报道式译介,如我这样的阅读者却不得不惟有感到欣喜——恰是这些盗版书将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拓展进一个全新的当代文学场域,哪怕那也许也是个盗版的场域。
在当代,马尔克斯不仅是文学英雄谱里的人物,甚至是一位神话人物。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构成奇迹,以至于他作品里的拉丁美洲也成为奇迹。不过,马尔克斯却把他文学奇迹的制造权归于现实:“我们生活其中、养育其中、成长其中的现实,每天都和幻想交混在一起。”对马尔克斯的阅读,还会让人看见另外一些交混,譬如,因为他风格的代表性和多样性,过去、现在、将来的拉美文学,都会交混一派马尔克斯的色彩。
马尔克斯的写作表明,最为魔幻的莫过于现实。尽管现实摹仿着文学,但文学却是现实的造化。我想我接受了这样的文学观和现实观,终于对竟然有像马尔克斯这样的作家的存在不再感到惊奇。面对他的死讯,现在,我更意识到了他的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