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1版:新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4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现代快报网
我的弟弟王小波
  全家福。中坐者为王征的外婆,后立者为父亲、母亲、舅舅,前左一为王征,前左二为王小波
  王征和弟弟王小波 约摄于1990年

  1997年4月,当代著名作家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辞世。他的离开,成为很多读者心中的一大遗憾。对于他的亲人来说,更是难以平复的巨大伤痛。近日,王小波的姐姐王征将自己多年来对王小波的思念书信及文章结集出版,让我们有机会从亲人的视线里,看到一个最真实的王小波。在这里,我们为读者选摘了王小波去世两个月后,姐姐王征写下的一些文字。

  弟弟小波去世两个半月了。

  我终于可以坐下来为他写点什么了。

  这两个半月,我的心碎了,精神几乎到崩溃的边缘。用女儿的话来说,是剥了一层皮。两个半月前,一天深夜,接到丈夫秀东打来的越洋电话,他告诉我:“小波去世了——”我听在耳里,半天回不过神来,拿着话筒一遍遍地问:“什么?什么?”最后终于晓得了,但不能相信这是事实。小波从来没讲过,他有什么不舒服,从来没讲过,他有心脏病。最后我终于明白这噩耗是事实,心如刀绞。那一晚上,不能成眠。

  清晨,独自跑到房后的树林中,向着天空,向着东方,向着广袤的苍穹,我像疯子一样大喊:“小波!小波!小波!——”就像小波真的在天上,能够听到一样。我喊到声嘶力竭说不出话来,但我对他的思念和心中的悲痛也只有得到一点点抒泄。小波就盘旋在我脑中,我心里,只要脑子一空下来,想的就是他。我不敢开车,怕开车脑子走神想他,会出车祸;不敢一个人呆在家里,怕想他想得受不了。

  我想写写小波,让世人都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让世人都知道,他生活简朴,性格单纯,心灵博大精深,善良细腻;他头脑机智,出语幽默惊人。但我这写惯病历和医学报告的拙笔能写出他来吗?我只能尽我之心,尽我之力,写出我心中的小波。

  1996年12月初,我离京赴美国,从烟台到北京住了半个月。这是近几年来与小波相处最长的一段时间。他睡在楼下,每天上楼来和我聊天。我们聊家人,聊社会,聊电影电视以及文学,话题天南海北杂七杂八,可就是从没说到过他自己的身体,他有哪儿不舒服,有什么病。他对我的依恋关切,那份亲情,那份善意,总在几句话中,在那微微斜视的目光中透露出来。虽然,我们口中聊的往往是些不相干的事。

  我的赴美,对他的感情造成很大的冲击和折磨,姐姐哥哥弟弟都在美国,我走后,就只剩他一人与妈妈在国内相守了。提到此事,他就叹气。一天,我轻描淡写地说:“我怎么也没觉得到美国有什么的,现在通讯交通这么发达,十几个小时就能从北京飞到底特律,我觉得就跟到烟台一样。”可是,现在我深深地感觉到了,这毕竟是不一样的。如今小波走了,我竟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回去送他一程。我只能每天思念他,独自流泪。我这个他十分依恋的姐姐,太对不住他了。

  小弟弟晨光去北京送别,带回小波的遗体解剖报告和遗著《时代三部曲》。我看了报告心痛不已,不知该怎么想,就像祥林嫂一样,每天反复地想着小波的死因。我几十遍几百遍地问自己:他知不知道自己有心脏病?他为什么不告诉我们?他为什么不去看医生?

  据遗体解剖报告说,小波是由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导致心力衰竭死亡。可我知道,这种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是逐渐发展的,有一个长期的过程。我12月份看到他,只有懒懒的样子(现在想,那已是心衰的表现),离他去世只有4个月,病情不该发展得这么快。报告中还提到,他有冠状动脉硬化,而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者有1/4的病人容易发生血栓。我想,当天晚上,很可能是产生了血栓,导致了心肌梗塞,加重了心衰,而血栓以后自溶了。可他忍受了多少痛苦,只有上帝知道了。据人们推测,他独自一人在室内挣扎了几个小时,晨光看到白灰墙上留下了他牙咬过的痕迹,牙缝里还留有白灰。为什么?为什么没有帮忙送他去医院?

  想想他的性格,他的为人,也就能理解了。他有事宁肯自己忍着,从不愿麻烦别人。他一定是认为,就是告诉我们他的病痛也无济于事,只能让亲人们担心。他对什么都很洒脱,他就那样走了,可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遗憾!那么多心痛!那么多惋惜!那么多泪水!

  我想,他不忍告诉他74岁的老母亲。他是个公认的大孝子,就在他去世前两个月,妈妈病了,他急得要命,到处发Email;妈妈好了,他却去了。他是我们姐弟中最多爱心最少私心的一个。他不忍告诉他的妻子,他们之间感情至好,人所公认。他不忍告诉姐姐哥哥弟弟,怕让别人担心烦恼。他自己一个人忍着,这最后一忍就成永诀了。

  我跟小波最后一次通电话时,讲了很多妈妈的情况,他没有说到自己,最后他长时间地沉默着。我当时只觉得奇怪,现在是非常后悔——小波一定是想跟我讲什么,但是终于什么也没有说。

  小波从小嗜书,读书极快极多,记忆力极好。上小学时,他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西单商场的旧书摊。他在那里读了多少书,只有天知道。从小他的记忆力就让家人惊异。恢复高考后,我们都上了大学。小波毕业后不久去了美国。学成回国后,他几易工作,最后发现自己最喜欢的仍是文学。他执著地走上了文学之路,投身于这个熬人心血的事业。一个负责任、真诚的作家对自己的作品付出的是全部心血。小波就是这样的作家。他的小说几十易其稿,以他的心智,还写得如此艰苦。

  在烟台时,我有几次无意中打开电视,忽然见到电视中有我千里之外的弟弟,他出名了,报章杂志上常见他的名字,现在的他不知会是什么样子。回北京后,一交谈一接触,我感到他还是我几十年前的弟弟。他依然善良纯朴,聪明幽默,还是邋邋遢遢不修边幅,有时还有点羞怯。他说,其实他很不喜欢去电视台,很不喜欢那些场合,但因为朋友请,却不过情面,就去了。

  我离开北京来美国,临行前,全家到东单的广式餐厅吃了顿饭。那个餐厅可以由客人自己到冷藏柜中选菜,是包装在盒子里的半成品,然后拿到里面加工。大家都去选,秀东和外甥姚勇都爱吃海鲜,小波不喜欢海味,拿了一盒粉丝肉丸子之类的东西,那东西太让人看不上眼了,大家都说不好。小波立刻把那盒东西放了回去,像个做了错事的大孩子。那眼神,让我至今难忘,现在想起来,总觉得对不起他,连跟他吃的最后一顿饭,也没让他吃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虽然这东西是最不讲究、最不值钱的。

  这就是小波,忍己奉人。他对自己那么不在乎,对自己的生活不在乎,对自己的身体不在乎,甚至对自己已经发表了的作品也不甚在乎。他只在自己的思想中遨游。这就是我的弟弟,小波。

  安息吧,小波!

  

  1997年6月26日写于美国密西根州

  王征《时光中的事》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