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好书快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1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六叔买下清水湾荒地打造邵氏影城
  耿晓星、韩梦泽 编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友情提供

  [内容简介]

  2014年1月7日,影视大亨、慈善家邵逸夫先生在香港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07岁。这个老人,使香港电影成为了“东方好莱坞”,创建了TVB,缔造了一代电视王国的辉煌史。这个老人,为内地、香港教育、医疗事业,捐款数十个亿。这个老人,曾获英国女王颁发的CBE勋衔,并被赐爵士头衔;中国政府将发现的2899号小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这位老人经历的百年,比他所拍摄的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要精彩。

  [上期回顾]

  邵逸夫离开奋斗了近30年的新加坡,赴港接替二哥放弃的电影业,重振邵氏雄风。

  1958年春天,香港清水湾。一块“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的招牌,挂在尚在建设中的清水湾影城。公司成立,仅仅是第一步。

  邵逸夫初到香港,暂且栖身于旺角邵氏大厦七楼的一间斗室。这座大厦是邵村人在香港的产业之一。邵逸夫不明白,二哥为什么放着电影事业不做,去搞什么房地产。要知道电影不仅是邵氏兄弟的事业所在,更是他们的梦想所在啊。这时,邵村人推门走进来。邵村人头发已经花白,邵逸夫看着,感慨万端。他想,二哥是个老人了,难怪他没有了当年的勇气与魄力。

  邵村人开门见山:“老六,我知道你怨我,看不起我,嫌我不思进取。但是,现在的香港影坛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复杂,这些你都知道吗?”

  邵村人细细地对邵逸夫讲了这些年香港影坛的形势和变化。

  1956年,老演员王元龙牵头,成立了“港九电影从业人员自由总会”,简称“自由总会”,标志着香港电影业正式分为左派、右派。香港的中立电影机构,即“左派”以外的电影机构,全部加入“自由总会”,邵氏父子公司也是其中之一。

  “右派”虽占有市场优势,与之对立的“左派”却有官方的强大支持。邵氏父子公司树大招风,在“自由总会”里很是醒目,难免会惹来麻烦。但是邵逸夫不以为然:“左派和右派并非势不两立,大家争的都是票房,而不是彼此间争斗。”邵逸夫认为左派完全不具备和他们抗衡的力量,真正的对手不是左派,而是和他们一样的右派。

  邵村人点头:“你说得对。你若想在香港发展,最强大的对手,正是右派中的电懋公司。”

  电懋公司董事长陆运涛出身豪门,父亲是马来西亚的“锡业大王”,只有他这一个儿子。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陆运涛一生醉心文艺、历史、摄影、电影等,有很浓的文人气。至于电影,只是他商业帝国中的一部分。1948年,陆运涛在新加坡成立了国际戏院有限公司,短短数年,就发展成为拥有四十余家戏院的大院线商,仅逊于邵氏兄弟。

  不久,陆运涛又在新加坡成立了“国际影片发行公司”,同时开设克里斯电影制片厂,拍摄马来语片。紧接着,国际影片发行公司的子公司登陆香港,负责在香港购片发往南洋。

  陆运涛这一系列动作,让一开始并没有在意的邵山客和邵逸夫转而不得不正视他的存在。都以为他是巨商之子,玩玩而已,不料他行事有板有眼,加上有雄厚的财力支持,不仅对邵氏兄弟南洋的院线构成威胁,在香港的作为更令邵氏影业没了喘息余地。

  面对强大的对手,邵逸夫没有丝毫退缩:“二哥,‘电懋’不算什么。我到欧洲、美国走了一趟,才知道咱们的电影制作水平太落后了,影片制作过于低劣。我要引进技术,发掘人才,我准备把香港作为根据地,进军国际市场,重振邵氏雄风。”

  邵村人见六弟豪情满怀,不由叹服。他除了叮嘱邵逸夫要一切小心之外,还告诉六弟,倘若需要帮忙,自己愿全力以赴。

  邵逸夫笑了:“二哥,眼下确实有件事需要你的帮助。”邵逸夫需要邵村人提供的帮助,是拍摄电影所必须具备的——片场。邵村人豪爽地说:“咱们原有两个片场,卖了一个,另一个你只管用。”

  邵逸夫笑着摇摇头:“二哥,我要你清水湾那块地皮。”邵村人目瞪口呆:“老六,你知道那块地皮多大面积么?那可是80万平方英尺啊。”邵逸夫正色道:“80万平方英尺我还嫌小呢。二哥,你知道美国好莱坞影城有多大么?坐汽车要走好几个小时,所以人家能拍出好电影。国产片的水平之所以不高,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先进的拍摄基地,小作坊式的作业怎么可能拍出大手笔的片子?”习惯低成本、小制作的邵村人,被邵逸夫的宏伟计划惊呆了。但他由衷佩服六弟的气魄,当即点头:“好,明天我就陪你去清水湾,你觉得合适就给你。”

  邵村人位于清水湾220号地段的一块空地,依山傍水,空气宜人。但那80万平方英尺,当时只是一块荒地。在一块荒地上建造一个高标准的影城,是要花费大力气的。但邵逸夫却认为这正是他造梦的好地方,他按当时的市价,以每平方英尺0.45港元的价格,从邵村人手里买下这块地皮。

  他实施的第一个工程项目,便是修了一条通往清水湾的路。之后,他开始大兴土木,兴建摄影棚及其附属设施。五十多岁的邵逸夫仍像年轻小伙子一样富有激情,在这片荒地上打造自己的电影王国。

  真正完全建成的邵氏影城,实际面积最终追加到了100万平方英尺。

  从1957年开始,历时七年,到1965年,这座“邵氏造梦工厂”才全面竣工。这座坐落在香港清水湾海边的影城,被称作“东方好莱坞”,一直以来都是亚洲最大的影城。它的建立,为日后邵逸夫雄霸影坛奠定了根基。

  邵逸夫在香港一边建造影城,一边拍片。很快他就发现,当初二哥对他的提醒是对的,陆运涛是一个强大的对手。陆运涛在香港,最初只是设立了一个“国际影片发行公司”的子公司,负责发行。但陆运涛的目标是做香港影坛霸主。

  1955年,李祖永的“永华”公司濒临倒闭,意欲转手。陆运涛闻讯,找到李祖永,一杯清茶未尽,二人已将收购合同签了。这之后,陆运涛开始在制片业笑傲江湖。他将“永华”和他设在香港的“国际影片发行公司”合并在一起,成立了“电影懋业有限公司”,自己出任董事长。陆运涛身后是实力强大的陆氏集团,坐拥难以计数的财产,不惜重金聘请导演、编剧、明星。当时,“电懋”的剧本编审委员会由张爱玲、宋淇、姚克、孙晋三组成,导演队伍里则有岳枫、陶秦等人,都是当时声名响亮的人。

  邵逸夫看得清楚,“电懋”是自己在香港最强大的对手。但邵逸夫的目标不是香港,而是成为亚洲最强。正是这种想法,令他出手不凡,兴建了邵氏影城。接下来,关于人才的争取,他自认也不会输给“电懋”。

  邵村人的原班人马远不能支撑邵逸夫成为香港影坛盟主,他决定向社会广招人才。

  很快,就有一大批演员、导演、编剧投奔而来。但是,虽然八方豪杰齐聚,邵逸夫仍不满意。他在等一个人的出现,这个人要懂业务、善策划、熟悉电影、具备经营头脑和社交能力,能协助他统管公司大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