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好书快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1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炸馆事件”后我逼克林顿写道歉辞
  李肇星 著
  中信出版社友情提供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第九任外交部长李肇星的第一部外事回忆录。

  作者全面回顾了自己近半个世纪的外交生涯,记录了与各国政要的私人交往、应对各种外交问题的丰富经验,并首次披露美国炸馆事件、“9·11”恐怖袭击、中美汇率博弈等重大外交事件背后的内幕。

  [上期回顾]

  基辛格和我都被“忽悠”去澳门做了一次演讲,基辛格建议我们把演讲费捐给汶川地震灾民。

  在我担任驻美大使的三年里,最难的日子莫过于1999年处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斯拉夫联盟使馆这一重大事件。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借口科索沃地区发生人道主义灾难,对南联盟发动空中打击。5月7日凌晨,从美国本土起飞的B–2轰炸机使用了5枚精确制导的重型炸弹,从不同角度轰炸我驻南联盟使馆,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他的爱人朱颖当场牺牲,使馆20多位同志受伤,馆舍遭到严重损坏。

  祖国和人民愤怒了。中国政府发表了严正声明,最强烈抗议北约野蛮侵犯中国主权、粗暴践踏中国尊严的罪恶行径,要求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此承担全部责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义愤填膺的高校学生和人民群众纷纷举行示威游行,严厉声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暴行。 “炸馆事件”后,第一个和我打交道的美国政府官员是副国务卿皮克林,时间是5月8日晚。

  他向我递交了北约关于“炸馆事件”的声明和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的谈话稿。我说,美方对事件所作的种种辩解是完全站不住脚的,也是中方根本不能接受的。美方轻描淡写地把事件说成“意外事故”,而且没说过一句公开道歉的话,怎能不令中国人民感到气愤?

  皮克林离开使馆没多久,美方就提出奥尔布赖特国务卿紧急要求见中国大使,并说国务卿已在赶往使馆的路上。这很罕见,因为平时都是大使去国务院见国务卿。不一会儿,奥尔布赖特就来到使馆。

  我没有马上出来,而是让何亚非公使衔参赞与其周旋——我要等中国驻华盛顿记者赶到后再见她。

  我出来见她时已是晚上11点半了,奥尔布赖特好像有预感,一见到我就郑重其事地提出,她今晚奉总统之命来使馆,只见大使一人,不见记者。

  我心里本来就有气,听了她的话更不想给这位在联合国共过事的老朋友好脸色。我神情严肃,口气强硬,当即回应道:“你见不见记者不是我的事,但你知道,在‘炸馆事件’里遇难的三名中国公民当中,邵云环是中国最大通讯社新华社的一位女记者,许杏虎是《光明日报》的年轻记者,他们的同行们能不关心这次事件吗?”

  后来,奥尔布赖特在回忆录中称,她同我告别后,一群中国记者挡住了她的去路,“严厉责问美国为何杀害他们的同事”。她见状退回会客室,后来通过手下告诉中国记者,她将发表一个简短声明,但不回答提问,记者可以摄像和拍照。

  奥尔布赖特在声明中说:“我今天来这里,是要重申美国政府早些时候对中国人员在贝尔格莱德的死难所表达的深深歉意。我们并没有轰炸中国大使馆的意图。今天早些时候,我已经向唐外长发出一封道歉信,信中说我理解这一事件在中国人民中间引起的强烈情绪。我也与李大使讨论了我国外交官在中国使领馆的安全问题。”

  这是美国政府主要官员在“炸馆事件”后第一次公开表示道歉,是我们迫使美方在公开道歉问题上走出的第一步。

  也许美国政府感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压力,态度慢慢发生变化。克林顿为了表示诚意,决定在白宫会见中国大使。5月13日,我和刘晓明公使、何亚非公参一起去白宫。出发前,我们带了一本吊唁簿。

  一坐下来,克林顿就郑重地要求我转达他对遇难者家属的道歉和慰问。我允予转达,又明确表示:“中国人特别重视白纸黑字,所以请总统先生将道歉写下来。”随后,我将带去的吊唁簿交给克林顿。克林顿沉默了一会儿,拿起笔在吊唁簿上写下了一句话:“对死难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对其家属和中国人民表示真诚的歉意。”

  签名后,克林顿对我说,他和美国人民都对这一事件深感不安,这绝不是美国和北约蓄意所为。他保证,美国将进行全面、彻底的调查,并及时公布调查结果。

  不知什么原因,这件事被美国报纸知晓并予以报道。报道说,克林顿在吊唁簿上写了道歉辞,且附有照片为证。有家报纸添油加醋,评论说李肇星逼克林顿写检讨,美国总统像个犯了错误的小学生在老师面前写检讨。还有一家小报评论调侃道,克林顿给中方写的不是道歉信,而是入党申请书。

  多年后,有人问及这件事,我告诉他们,我和我的同事从来没有对媒体说过这件事,之后也没有美国人就走漏消息一事找过我,真不知道是谁泄的密。大家都知道,美国泄密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除了与美国政府严正交涉,我和使馆还积极主动争取美国人民的理解和同情。

  当时受《考克斯报告》(诬蔑中国通过发射美国卫星窃取美国技术)的影响,美国国内对华强硬派的气焰比较嚣张,中美关系的气氛不太好。“炸馆事件”发生后,一向标榜公正、客观、“自由”的美国舆论有一些同情中国人民的声音,但总体上很“讲政治”,与美国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并未如实报道中国驻南使馆无端遭到袭击的惨剧,却更多关注和报道美国驻华使领馆受到中国民众“包围”“袭击”等情况。

  我觉得在这个时候需要把事实和道理讲给美国老百姓听,让他们去评判。

  我知道,美国媒体不是那么好打交道的。也有同事好心地提醒我:“李大使,你上美国电视的谈话具体内容没有得到国内明确授权和答问口径,这行吗?要是出了差错怎么办?如何向国内交代?”但是为了做工作,我顾不了那么多。在短短的一周内,我分别接受了美国几乎所有主要电视台的访谈。

  在一次宴会上,一位美国女士见到我开口便问:“我们美国说过对不起了,怎么中国还没完没了?我们炸了你们使馆,你们的大学生也砸了我们使馆的玻璃。我们错了,你们也错了。”

  我回答:“你很有教养,阅历也丰富。我只想知道你是不是母亲,有没有孩子。你可以不回答……”听到美国女士说有孩子后,我接着说:“那好。假如你的孩子在自己的使馆无端地被别国导弹炸死,我相信,作为母亲你不会将孩子被炸死与个别人砸坏几块玻璃当作一回事,你同意吗?”

  她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