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核心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11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现代快报网
《史记》
完成建国后
首次修订
增加1693字,改动1241字,删除492字
修正此前版本错误:秦始皇在位11年而不是51年
  1959年出版
  顾颉刚等
  耗时1年左右
  2013年出版
  南师大8位专家
  耗时8年

  在中华书局和南师大修订组的不懈努力下,点校本《史记》修订本近期全球正式首发。

  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献专业8位专家历时八年,新增《史记》校勘记3400多条,处理文字涉及约3700字,增加1693字,改动1241字,删除492字,移动298字……

  通讯员 王秀良 刘金晶 现代快报记者 金凤

  点校本《史记》

  会集断代史顶级学者

  由于时间仓促,也留下遗憾

  

  早在1956年,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郑振铎就首次提出了整理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版二十四史”的建议。

  在中华书局的组织下,由顾颉刚、聂崇岐、齐思和、宋云彬等先生参与制订了《二十四史整理计划》。在“二十四史”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史记》。

  1959年,点校本《史记》出版。

  1959年版的点校本《史记》是由顾颉刚、贺次君标点的,宋云彬参考标点本重新标点并编辑加工,最后由聂崇岐覆校。

  尽管这几位已经是当时断代史的顶级学者,但是由于时间仓促,真正用于点校的时间只有一年左右;而且体例未定,连校勘记也没有留下,用清代学者张文虎的《校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札记》代替,校勘成果仅用方圆括号表示;在没有科技手段的帮助下,几乎就凭顾、宋等几位老先生的一己之力完成,留下诸多遗憾。

  修订版《史记》

  8位专家耗时8年

  增1693字,改1241字,删492字

  

  2005年11月,中华书局总编徐俊带队到南京正式与南师大赵生群教授商谈《史记》修订事宜。在著名学者季羡林、任继愈、何兹全、冯其庸的倡议下,2006年4月,修订工程正式启动。

  此次《史记》修订,沿用了顾颉刚等人点校时采用的金陵书局本,之所以采用这个版本作为底本,是因为这是清末以来最为流行的《史记》善本。

  《史记》修订工作耗时8年完成,堪比“8年抗战”,近3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换来的成果是名副其实的字字珠玑。

  《史记》修订本最终新增校勘记3400多条,处理文字涉及约3700字(增1693字,改1241字,删492字,移298字),改正原点校本排印错误300多处,改动标点6000余处。

  如此算来,平均一天处理1个汉字,2个标点符号,每10天改正一处排印错误。

  修订本纠正了此前哪些错误?

  1 秦始皇在位11年而非51年

  

  比如,《秦本纪》中,“始皇帝五十一年而崩”,钱大昕曾经指出,秦始皇没有活到51岁,“五”应该为“立”,但是没有找到相关证据,而这次在一个日本钞本里发现“五”就是读“立”,也在这次校勘中得到了改正。

  “这对史学界的意义太大了,如果是按照原文,完全不符合史实,如果学者未经考究就引用,很有可能会做出错误的解读。”赵生群说,专家们在藏于日本高山寺的东洋文库中,发现了这段记载,他们同时参照六国列表等著作文献中的记录,确定了应为“始皇帝立十一年而崩”,“秦始皇做了26年秦王,11年皇帝,死的时候应该50岁左右。”

  2 错误的人名、地名也改回来了

  “点校本《史记》中,人名错误也比较多,有两个人合成一个人的,一个人分成两个人的,甚至是地名变成人名,祖父误成孙子,一个人变成为自己的父亲或儿子的。”赵生群举例说,如“昌平”误作“平昌”、“如安”误作“安如”、《左传例》误作《左传释例》、《晋纪》误作《三日纪》、《瑞应图》误作《应瑞图》等。

  又例如我们所熟悉的《范雎蔡泽列传》,“范雎”中的“雎(读ju)”,在此前的版本中被写为“睢(读sui)”,此次校勘,专家们将其改正过来。“人名错误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今后的选注、翻译、编写词典、做工具书、做索隐,可能都会错,所以《史记》是原点,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次经过旁证引证都改过来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