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双十一”电商打折促销,使得这一天成为了消费者网购“血拼”的节日。花钱潮过去,很快就会迎来消费者的“投诉潮”,不少消费者在这股潮流中花了冤枉钱。在“上阵”血拼前,网购达人们不妨先学几招“防身术”,让自己能在这场血拼中不吃亏。为了应对“双十一”,昨天江苏省工商局发布了几条网购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理性消费,并且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讯员 宫商轩 现代快报记者 朱蓓
招式
1
交“定金”预订
不要了可先买再退
距离“双十一”还有两天时间,不少网购达人已经将“购物车”装了个满满当当。今年,一些网店用新方式提前揽客,设置了“定金”制度,提前让消费者花上一笔定金,来确定初步的销售量。一些卖家以支付定金的数量来进行估算,计算出总的销售量,根据这个数字来进行备货。
但让消费者郁闷的是,这笔定金支付之后,如果消费者临时不想买了,定金却不会退还。记者询问了一圈,在几家销售不同种类商品的淘宝客服那里,都得到了同样的答案。定金不让退,如果商品突然不想买了该咋办?有淘宝客服透露,消费者不妨先将商品拍下支付后,再协商7天内无条件退货。
招式
2
面对诱惑应淡定
一定要理性消费
“双十一”的折扣宣传总是让消费者“心花怒放”。但被这些诱人的打折信息“蛊惑”的消费者,往往产生强烈的购物冲动,买回很多压根用不上的东西。南京市民吴女士告诉记者,她去年“双十一”买的很多商品,到现在都没用上,特别是化妆品,买太多之后有的都过期了。
江苏省工商局提醒消费者,面对这些“诱惑”,消费者要千万HOLD住,理性消费。不仅如此,消费者最好还要提前最好功课:占了便宜能否保证质量?压了价格服务是否打折?这些问题,都得考虑清楚。
招式
3
选购物网站
得看清两个标志
选择购物网站也是门技术活儿,如果不小心点进了钓鱼网站,消费者很可能花一笔冤枉钱,还买不到想要的东西,严重的甚至可能泄露自己的银行卡等信息。
那在选择购物网站时,要怎么判断是否正规呢?江苏省工商局提醒,消费者可以查看,网站的主页下方是否有工信部的ICP认证标志,是否有工商部门的”红盾“标志,消费者都得看清楚,免得被一些“浑水摸鱼”的购物网站给忽悠了。
招式
4
支付要当心
收货先验货
血拼嗨了,就会迎来一波波的“快递”攻势。每天不停接收快递,验货这项最基本的措施,往往会被忽略。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收到商品后一定要第一时间验货,确定货物是否完整、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再进行签收。往年,因为签售不验货而发生的消费纠纷也不少,特别是一些易碎品,没有验货的话,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损坏,都很难说清。
此外,最关键的支付环节,消费者也得多留心。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千万不能跟卖家私下交易,直接付款,而是应该尽量选择货到付款。如果必须先行付款,得选择正规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和支付平台进行结算。如果私下交易,那这笔钱有可能就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
招式
5
记得索要发票
方便事后维权
往年“临时涨价再打折”的做法现如今也还能看到,不过一些网店提价得更早些,有的网店甚至在10月份就将一些商品的价格提高了很多,为“双十一”的打折做好准备。而一些刚买了商品就看到“双十一”优惠价的网友,也非常郁闷。
除了这种虚假折扣外,在消费者的网购维权中,会出现很多“维权难”的问题。
今年,工商部门对网络销售平台的实名制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还对网店销售商品进行抽检,删除一些法律法规禁止交易的商品。工商部门提醒,为保障自己的权益,消费者在购买时要索证索票,保留好凭证。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与卖家、交易平台协商不妥,可直接拨打网站经营者所在地的12315或者通过江苏工商网络商品交易监管服务网(www.jsgswljg.gov.cn)以及各地的网络交易监管服务网进行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