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0版:金专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11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年底购车正当时 促销陷阱要警惕

  由于很多车企都在年底冲量,汽车市场的促销力度也越来越大,以便积极促成消费者结束持币观望,积极入市。可以说,岁末年终,在客观上也确实成为了消费者的购车良机。但专家此间告诫,"面对五花八门的促销推广和各种花样翻新的促销噱头,购车消费者一定要睁大双眼、冷静识别各类促销措施的含金量,否则会感觉无所适从进退失据,甚至不经意落入促销欺诈的陷阱。"

  

  "两大标准"教你躲避促销陷阱

  促销政策花样繁多,但消费者辨别真假促销的办法很简单,就只有两大标准:一是能否为自己切实带来价值(要么在车品不降的情况下降低我的购车成本,要么在购车售后服务上给我带来价值),二是让自己享受促销政策是否方便。因为真正有效而且受到消费者欢迎的促销政策一定是从消费者角度出发进行设计,并能方便消费者并为消费者带来切实利益的,而不是那种看起来宣传包装得很好,但是处处从厂家角度来考虑的政策。

  实际上,车市促销陷阱甚至促销欺诈一直长期存在,如果消费者不够理性,就很容易坠入商家的促销陷阱而追悔莫及。

  很多商家都推出了"免息"、"零利率"等贷款购车的噱头,购车者因对车的实际价钱、优惠政策没有很清晰的认识,反而会导致支付更多的钱来买车。"一般来说,"零利率"车贷,其利息都是由汽车厂商贴付的,表面上看确实得到了不少优惠,但仔细琢磨一下,又会发现"玄机"重重--"零利率"贷款一般都需要车主交付贷款额的2%-7%(不同机构利率不同)作为手续费,很明显,这是一种变相的利息,而且很多时候购车者若参加"免息"活动,其所购买的车型也只能按照厂家指导价来支付,不能再享受新车的优惠价格,甚至有些车型的免息金额可能比车价的优惠额还要少。针对此类"贷款蒙人"促销骗术,专家建议应在贷款购车时仔细查看汽车买卖合同的相关条款,然后每一环节都追问到底,在双方对合同条款无争议的情况下再签字盖章。

  "优惠注水"也是不良经销商屡试不爽的伎俩:赠予的装饰大多包含水分,其实际价值往往在经销商宣传的标准上大打折扣,以次充好。知情人士透露,一些汽车经销商赠予配置号称进口或优质产品,其实是一些质量极为低劣的廉价产品,将普通的贴膜、地胶、皮椅等价格翻番,以"购车赠予××元豪华装饰"诱惑消费者。针对此类优惠骗术,消费者应该细心比价,或者咨询专业人士得到客观意见,防止花冤枉钱。

  以人为本:购车者何乐而不为?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促销宣传都是陷阱,关键是要多了解多观察,谋定而后动。像一汽马自达这样有口碑、有实力、有深厚品牌积淀的公司,消费者大可信赖。

  在一汽马自达"迎新钜惠,梦想升级"主题促销活动首日,"午夜深蓝"选择了"首付20%,18期零利息,零手续费"的贷款方案,他介绍说:"我购买Mazda6自动挡时尚型,享受到了长达18个月的免息贷款,还没有手续费的负担。就是说我只首付了2.8万元,月供仅2000元,就开上了新款Mazda6。这车说真的是一部难得的高性价比好车--车型大,有面子;省油,综合耗油7.3左右,每公里0.53元上下,是2.0排量中最省油的;开着舒适,稳当,内部空间大;最关键的是它是一部B级车,价格却是A级车的。"看得出来,"午夜深蓝"对一汽马自达此次促销政策,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一汽马自达副总经理田青久此间公开分享了他的营销心得,"营销首先要把握住'以人为本',也就是细致入微的关注客户的感受。"他强调指出:"以人为本的第一要素,是提供适销对路、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汽车产品作为行走工具,满足客户需求就需要操控、安全、节油和性价比,让用户买得起、修得起。第二,有了好的产品,客户用车、修车的感受也很重要,如展厅购物环境的舒适性、人员服务态度、接待流程简洁与否、再次回厂是否方便快捷、省心并节约费用等。一汽马自达的'全心管家服务',正是以追求客户满意为目标,提供超出期待的服务,让客户感动,进而成为忠实客户,甚至成为粉丝。"

  我国目前有关汽车消费维权的法律法规却并不健全,而且汽车产品的专业知识较强,厂商和消费者所掌握的信息严重不对称。 看来,有效规避汽车消费陷阱,除了寄望于车企自觉践行承诺、善始善终服务之外,最根本的求解之道还有赖于国家法律法规的健全和消费者维权意识的进一步增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