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4版:读步天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11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现代快报网
使用科学,何必那么扭捏
  《别客气,请随意使用科学》
  马克·亚伯拉罕斯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年6月

  激光可以用来做奶酪,动画片里的恐龙也需要做分类学研究;蝴蝶效应是真的,瑞士有一只蝴蝶引起了巴黎下雨;纳米尺度的烤面包机和纳米尺度的面包是存在的;土拨鼠到底会不会啃木头,可以啃多少木头,也值得做个实验;有一种奇怪的昆虫叫作拖车虫的,会集体在一个叫作加油站的地方觅食,人类学家也详细研究了这种昆虫的生活史;小朋友受伤之后爸爸妈妈亲吻伤口会有疗效吗,这个问题也值得研究;心脏病学术语太吓人又有歧义,对健康不好,需要使用“政治正确”的心脏病学术语;鲍勃·迪伦的歌词里包含深刻的数学原理,数学家要据此研究爱情了……

  放在数年前,很少有人认真去想这些,至少正儿八经研究这些“学问”的人不太可能受到社会特别是科学家的关注。这一现象的改变与一个人的努力有着很大的关系,他便是本书作者马克·亚伯拉罕斯——《不大可能的研究年报》的主编。当然,他最引人注意的当是他的另一个身份——“搞笑诺贝尔奖”的发起人。

  虽然在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上,科学权威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非权威仍旧有着巨大的生存空间,甚至大有作为。这一点,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就业与增长理论奠基人埃德蒙·费尔普斯笃信不疑。他在新作《大繁荣》中就曾指出这么一个现象,“大多数创新并不是亨利·福特类型的孤独的梦想家所带来的”,“包括那些重大发明在内,几乎所有发明家都不是科班出身的学者,有些人甚至根本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瓦特例外,但他不能代表大多数人)”。

  前几年,非常喜欢一档从日本引进的电视综艺节目《超级变,变,变》。要说这节目其实非常简单,即参与者用最简单的材料去模仿一种现象。就这样一个看似极其平凡的节目,结果吸引各种不同年龄群体热情参与,许多节目妙趣横生,极富想象力。反观我们的一些节目,依然满足于“明星搭台,歌舞唱戏”的老路子,看不到对创新有什么诱导和激励。

  相较而言,“搞笑诺贝尔奖”就像是一个有效吸引诸多人士热情参与的科学综艺节目。许多研究看似荒诞不经,实际又蕴藏着极其有趣的学问。特别是有的研究跨越数门学科,即便是事后证明根本没有什么联系,但也是以科学的态度去否认某一命题,而非信口开河。换言之,否定也是基于科学意义上的否定,否定也会变得有价值。

  科学离不开严谨,当然不可能仅靠搞笑的噱头便可收获成果。但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弥漫于社会的创新,其根本一点在于敢于反思、善于反思,滑稽、搞笑有时也是一种研究创新的动力,比喻在嘲笑别人把手机掉进厕所时,我们是否可以考虑给如厕时无处安放的手机寻找一个好的所在。 禾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