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次,在车展上看到一款概念车。我问在某合资汽车品牌工作的朋友,为什么概念车称之为概念车,而不能在市场上批量生产。他回答说:太超前于时代的车,市场很难接受,对汽车品牌也是一种伤害。话虽如此,各大国际汽车品牌还是在暗自角力,研发新车型和新技术。
10月21日,一汽-大众奥迪走进上海交通大学。活动以“启迪未来的力量”为主题,通过举办首届奥迪“绿色力量”创意大赛,以及对高校前沿科研项目的资助,激发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助力科技人才培养。
在大赛中,我们看到了同学们天马行空、充满创意的想法。“新型智能候车站台”等10个项目赢得了专家评委的认可。其中,“新型智能候车站台”、“微型CPC太阳能平板集热器”和“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模式调研报告”入围总决赛。
记者了解到,上海交大的科研项目“多功能车载太阳能辅助能源系统”得到了一汽大众奥迪的资金支持,未来有可能实现产业化。通俗地说,该系统是通过太阳能辅助供电,以解决现代汽车电气化程度日益提高,各辅助设备的耗电量急剧增加的问题。未来,这一系统还可能是眼下电动汽车充电难题的解决之道。
科学家们还有更多新奇的想法。比如汽车的模块化架构。科学家们的思考方式是:为什么汽车不能像电脑一样被拆卸,组装?这一念想来源于一种组装化的需求。比如电脑,我想配置多少的CPU、内存、硬盘,什么款式的显示器,一切由我做主。假想有一天,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配置汽车,想开SUV就换装SUV,想开mini就换装mini,那将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
很显然,只满足于销量的汽车公司是没有前途的,注定会被淘汰。作为最早进入国内的汽车品牌,大众集团似乎已决心走得更远。最近,有消息称大众集团希望增持一汽大众股权至50%,而目前的持股结构是一汽集团60%,大众30%,奥迪10%。从一汽大众奥迪资助国内众高校的汽车科研项目来看,大众集团已经不仅仅把中国当成一个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而是一个人才培养中心、科研创意中心。
可以预见,国际品牌在中国的竞争已进入2.0时代,这个时代不仅仅是对政策、土地、厂房、网点的竞争,而是对于人才、科研、创意的争夺。真正拥抱中国的汽车品牌,才能获得更大的回报。
现代快报记者 张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