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下发《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公布了首批公示企业名单。根据《特别公示车辆生产企业(第1批)》的公告,首批共有吉林通田汽车有限公司、抚顺金信客车有限公司、扬州新亚车辆有限公司等48家车企。业内人士分析,此举将推动国内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未来汽车品牌将加速兼并重组、优胜劣汰,而经销商则必须在精益管理的基础上,“剩”者为王。
现代快报记者 张曦
车企:
兼并重组 加速淘汰
经销商:
精益管理 “剩”者为王
据统计,目前国内有各类车辆生产企业1300多家,工信部表示,在这1000多家企业中,有一批企业多年来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产量极少甚至没有产量,生存十分困难,成为国内汽车产业兼并重组的主要阻力之一。
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企业再次通过考核的可能性较小,未来两年如果没有“投靠”的企业,很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公示上的汽车厂家日子很不好过,而消费者认可度高的汽车品牌们销量却创了新高。据各大汽车厂商公布的9月份销量,排名前十大乘用车销量同比全部上涨,其中上海大众上涨25.2%,一汽大众上涨14.5%,长城汽车上涨19.4%。
随着落后企业逐渐退出,国内汽车产业的集中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兼并重组的步伐将加快。今年年初,工信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 将汽车业列为九大兼并重组重点行业的第一位,并提出2015年,前10家整车企业产业集中度要从2010年的82.2%提升至90%。
经销商:
精益管理 “剩”者为王
据艾睿铂发布的2013年中国汽车业展望报告指出,未来五年经销商的利润率将由4 .7%下滑至2 .2%。业内人士分析,随着10月1日三包的实施,质保期延长、退换车等制度的落实,经销商将面临更大的成本考验,更多的经销商将不得不选择退出,剩下的将是强势品牌、精益管理的经销商。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协会统计,2012年百强经销商集团的净利率仅为1.2%,2011年是2.3%。从经销商上市公司2012年年报观察则更为直观。2012年庞大集团全年亏损,资产负债率高达约86%,经营性现金流净值连续两年为负。而一向以单店盈利能力见长的中升集团净利润也下滑了47%。
“去年11月份,有经销商存货就积压4~5个亿!”江苏省汽车交易管理协会副秘书长陈宁说,受产能过剩影响,2012年全国经销商亏损面约60%,没有亏损的大部分也是微利。生产厂家对4S店有量的考核,如果达不到不但没有返利而且还要扣除保证金,甚至取消网点。经销商压力很大。
江苏天奥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车市的竞争不仅仅是价格的竞争,产品本身的同质化也使得人们更关注服务,而这方面的竞争将是未来的重点。随着三包的实施,经销商将面临来自车企以及消费者的更高要求,并由此带来更多的成本支出。如维修人员配备标准的提升带来人工成本上升,维修备件储备的资金成本增大以及维修效率降低的损失。
变革:
行业兼并重组成大趋势
近年来,国内汽车行业的洗牌已经出现加速趋势,由于进入行业的厂家已经具备相当规模,加之汽车产业政策调整在即,未来简化行政审批,扩大汽车企业自主权利将是大趋势,汽车生产商“壳资源”的价值将变得越来越小。同时,汽车企业兼并重组的案例将会越来越多。
目前,中国汽车企业的行政审批阻碍着汽车产业发展的效率。比如有些汽车企业产销停顿,却因为拥有资质而通过出让方式获得经济利益,这违背了市场经济效率优先的原则。而一些汽车企业投资过程的审批程序过长,可能让企业失去最佳市场时机。比如吉利收购的沃尔沃,国产化的过程却延续了数年之久,使得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迟滞。
在三年前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通过兼并重组形成“四大”(上汽、一汽、东风以及长安)“四小”(北汽、广汽、奇瑞和中国重汽)的产业格局。而近年来,长安汽车收购哈飞和昌河,广汽通过资本市场重组长丰汽车,广汽与奇瑞完成战略联盟,已经拉开了中国汽车产业整合的序幕, 未来更多的兼并重组好戏还将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