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万个工地同时开工;每平方公里投资近亿元;在改变城市面貌的同时,满目“水泥森林”……近年来,一些城市兴起大规模快速度建设热潮,也带来了交通受阻、环境污染、生活不便,引发群众不解、质疑甚至反感。
当前,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如何考量公众承受力、环境承载力及财政支撑力,成为政府及社会密切关注的焦点。
最近一段时间,南京大锏银巷66号的业主们闹心不已,原计划6月底完成的小区“雨污分流”工程,快半年了还在施工。南京2010年起实施的这一工程,计划在200多平方公里的地区全面施工,投资183亿元。
今年1-8月,南京市环境污染举报中心接到的市民投诉达到1.6万件次,约占全省投诉总量的1/3。南京市玄武区人大代表彭雯静说:“开了挖、挖了开。现在来看,这个好事并没做好。”
武汉市城建委表示,由于前些年城建基本停滞,近两年为弥补历史旧账,建设项目较多,2013年全市工地数量达11012个,部分区域每平方公里高达2个。武汉出租车司机陈师傅反映,有的城建项目不分昼夜施工,影响出行和生活,晚上睡不好觉,觉得“路堵心更堵”。
大拆大建需要巨量资金投入,短期内累积形成高额债务,近期频频引发关注。根据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该市三年城建投资总额超过2000亿元,相当于全市每人2万多元。
城市建设要算的不仅是经济账,还有环境成本、民生成本,甚至拆迁等引发的社会成本。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正中认为,这些成本要么交给下一任解决,要么由百姓承受,这为城市健康发展留下巨大包袱和隐患。
实际上,在9月底南京市委民主生活会上,该市常委会班子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时曾表示,有的城市建设项目摊子铺得太大、战线拉得太长,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工程投入承担能力和基层群众承受能力缺乏科学统筹。
南京市政协委员马健说,城市建设既要防止沦为政府的“政绩之利”、工程方的“营收之利”,甚至个别人的“腐败之利”,还须警惕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
大拆大建的背后,透视出一些城市出现脱离实际、急躁冒进、罔顾民声等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专家指出,城市建设必须尊重实际、尊重民意,要科学把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否则,建设的“大手笔”容易变成“大败笔”。
——城市定位一味拔高,超越实际。江苏小康与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冯治认为,从区域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到国际化大都市,一些城市“定位”不断加码,随之而来的是城建计划不顾实际,超出公共财政支撑和民众承受能力。
——浩大工程“一人决策”,民意分量不足。“城市规划应尊重民意,论证过程要倾听民意,具体实施需便利民生,而不是领导想干就要干成。”马健表示,有些所谓的重点工程自实施以来争议不断,不仅规模浩大,也缺乏民主科学的决策程序。
——工程投入“一骑绝尘”,民众幸福不增反减。不少地方城建投入大幅领先民生投入,源于其“看得见的政绩、摸得着的利益”。
多位专家认为,城市规划建设应摒弃长官意志,倾听民意,一味强调速度和规模,只会在现代化的“陷阱”中迷失方向。要充分尊重实情,科学统筹规划,多征求民意,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