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现代快报》报道,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万钢对科研经费“恶性问题”连说两个“愤怒”,并表示“痛心”和“错愕”。
相比国内科研经费的随意与缺乏约束,国外科研经费开支则有着相当严苛的规定,比如对科研经费的人员开支则要求在预算中明示并接受严格期中检查与事后审计,同时还实行岗位薪酬制度对个人收入水平进行总量控制,以杜绝科研人员收入过高,以及科研经费的“福利化”。此外,公立科研项目还要受到媒体的跟踪,在研究过程中,获得经费的科研团队有义务对媒体公布其进度,告知经费投入去向值;至于科研机构向公众公布其财务报告,也早已是惯例。
可见,面对科研经费养肥“硕鼠”,仅有“愤怒”与“错愕”其实还远远不够。科研“硕鼠”之所以如此滋润,更需反思的恰恰是科研经费的预算、审计与监督机制。假如科研经费被用于工资补贴、买车购房、个人支出,却无从追究责任,更无人因此而被问责,恐怕没人会畏惧部长的“愤怒”,只要科研经费拨付与监管的漏洞仍然毫不设防地敞在那儿,“科研硕鼠”们就会更加猖獗和有恃无恐。江苏 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