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已确诊的慢性病病例数达到2.6亿,而这些患者不少都栽在了“吃”上。上周,“安利纽崔莱营养中国行”走进江苏,在南京分站活动上,营养专家披露了一批调研数据,江苏地区约8成家庭吃盐严重超标,10年来江苏人谷类食物吃少了,但动物性食品却增加一倍。由不健康饮食带来的肥胖问题不容乐观,8年来城市居民的腰围粗了1.4厘米,而江苏肥胖者20年增加两倍,肥胖比例超过40%。现代快报记者 李鑫芳 整理
江苏人油盐肉都超标了
针对江苏地区居民1989~2009年饮食习惯等调查显示,谷类食物消费情况呈下降趋势,蔬菜、水产品消费量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动物性食品消费量上升幅度最明显,2009年消费量相比1989年增加了一倍多。水果、奶制品和豆制品消费量虽然也上升较快,但仍摄入不足。江苏省预防医学会食品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袁宝君表示,江苏居民每日食盐摄入量为12-13克,油脂人均在40-150克,都大大超过了6克和30克的推荐摄入量。而运动量则存在不足的情况。
四成人选择外出就餐
除了一日三餐的结构变化,调查还发现人们在外就餐的比例增加。2010年-2011年的数据显示,在外就餐的比例高达41.32%,包括外面的餐馆、单位和学校,而2002同期只有26.1%。与在家吃饭相比,外出就餐带来了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在外吃饭时谷类食物、蔬菜类是少的,而且高油、高盐,这种点菜模式会对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另外,外出就餐更是增加了饮酒量。每日饮酒的安全限量如果换算成纯酒精的话,男性不应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但统计发现,18-44岁的人群,男性饮酒率接近60%,45-59岁的则超过了60%,而且饮酒量每天都超过了推荐量的上限。
三成孩子每天至少喝一次饮料
1998年-2008年在全国7个城市的调查显示,10年间我们增加了200毫升的饮料。有28%的人每天喝饮料的次数超过一次,而三成儿童青少年每天至少喝一次饮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刘爱玲说,饮料通常都是高糖的,对我们的能量摄入过多是占很大的比重。
社区居民食物种类单调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里面第一条就是食品多样化,但调查发现社区居民在食物结构上品种比较单调,平均一天的食物品种在4-5种,最多的是7-8种。“在日本要提倡每天吃到40种食物,国内没有这样的标准,但我也鼓励大家能够一天吃到20、30种,同时要考虑到大品种的搭配。”江苏省营养学会理事长蔡云清说,动物性食品的消费在增加,但这其中,鱼虾类、禽类的白肉的比重越来越小,而猪肉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种高脂肪的增加是造成慢性病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些健康数据
你要警醒
身高长不过体重
四成江苏人是“胖子”
调查显示,2002年-2010年,全国城市居民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身高增长都不算多,均在1厘米以内,但是BMI指数 (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单位kg/m2)增加了0.5,腰围也增加了1.4厘米。 儿童的情况也不乐观,刘爱玲表示,与1992年-2002年相比,我国的城市儿童青少年,男生身高增幅在2.3厘米,但体重则达到3.6公斤。身高长不过体重的现象在女生身上同样如此,这十年与前面的同期相比,女生身高增加1.8厘米,但体重却增加了2.1公斤。 1989-2009的20年间,江苏省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比率从14.3%上升到41.1%
8年间收缩压
增加4mmHg
饮食习惯的改变也让血压随之不断升高。1991-2002,我国城市成年居民血压收缩压增加了2mmHg,舒张压增加了3mmHg。而2002-2010,收缩压增加了4mmHg,舒张压增加了2mmHg。这个数值一直在增长。
经常锻炼的人
不到一成
调查还发现,近十年,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2002年前后,近五成的人出行会选择步行,三成人骑自行车,乘车的约两成。但最近十年,情况大反转,人们似乎变懒了,乘车成了出行首选,骑自行车的人少了近一半。同时,锻炼身体的人也变少了,数据显示,76.1%的人不锻炼,14.7%的偶尔锻炼,每周参加锻炼时间150分钟及以上只有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