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中国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9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大漠逐梦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摄

  每个造林人,都是绿色梦的追逐者。一次次伤痕累累,一次次浴火重生,即便功成名就抵达终点,又都义无反顾地选择返回人生的起点——重新出发。

  (上接A2版)

  眼前这个女人,就是一个传奇。

  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西北女人,一个堪比豪杰的巾帼英雄。

  夕阳西下,点点金光在青翠的枝叶间跳跃。64岁的牛玉琴微笑着,身后白里透红的蜜桃挂满枝头,拖曳在地。一侧屋中,老母亲正绣着布老虎枕头……

  我们问:奋斗几十年,日子好了,荒漠绿了,你早年的梦想实现了,还有更大的梦想吗?

  牛玉琴把头抬了起来,眼睛在夕照中熠熠生辉:“我想回到当年,一个人,站在沙漠上。”

  我们惊呆了,感知到什么是震撼。

  半生坎坷,终成正果,渴望的却是重返人生的起点,依然在灵魂深处召唤着壮烈和孤寂。这是怎样的女人?

  蓑羽鹤——我们联想起在哈巴湖见过的蓑羽鹤。

  即便他乡水丰草美,仍然向往故园。纵然冻死累死,纵然魂逝风暴,纵然命丧雕口,也要向北方飞越。每一次悲壮的飞越,都可能是它们在天空中划出的最后一道弧线,但这一切都无法阻挡飞翔——飞翔,向着生命的起点。这,就是蓑羽鹤。

  奋力拼搏,从不止步,超越极限,又重返人生的起点——这,就是牛玉琴。

  在牛玉琴的诉说中,我们一步步走进她的内心世界——

  1985年,她和丈夫张加旺承包了万亩荒沙。每天天不亮,全家男女老少一起出动。架子车拉着树苗,两道车辙,几行脚印,伸向再也不用借锅借米的梦中好光景。

  一次,突发阑尾炎,到医院做手术,牛玉琴伤口没长好就跑回来种树。

  没工夫去医院拆线,她抄起一把剪树枝的剪刀,撩起衣襟,“咔嚓”一剪子下去,一咬牙,带着血丝的线从肉里抽了出来。

  她没料到,还有更痛的痛在等着她。

  加旺病了——骨癌。她独自挑起全家担子。

  安葬好丈夫的第二天,她就带着造林队开进了沙漠。

  一场暴雨,浑身透湿,发起高烧。她拔下一根缝衣针,给自己十指放血。不管用,又找来大把干辣椒面,掺和到开水里,连喝两大碗。天亮了,摇摇晃晃进了林地。

  那几年,牛玉琴人财两空,倒霉透顶,几乎山穷水尽。

  卖!她卖口粮、卖水缸、卖皮袄、卖棺材,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全都卖了,换钱买树苗。

  棺材卖了,一时还用不上;皮袄卖了,怎么过冬?

  先把树苗种上,冬天还没想呢。

  不知多少人劝她改嫁,把林子卖了,过几天好日子。牛玉琴就一句话:“树,我不能卖;人,我不改嫁。”

  她腰上挂着一只小小的铜铃铛,那是结婚前加旺送她的定情信物,已戴了48年。铃铛摇曳着她和丈夫共同的富裕梦。为了这个梦,再累,再苦,她不放弃。

  年复一年,牛玉琴种树出了名,还作为改造人类生态环境杰出代表登上了联合国讲坛。人一出名,流言也跟着来了。有人说,她这个英雄掺了沙子,造林的亩数是虚报的。

  牛玉琴的儿子气血翻涌,要跟人家拼命。

  不动声色的牛玉琴摁住儿子。

  她坐下来,写了这样一封举报信,寄了出去——

  “省林业厅领导:

  被誉为‘治沙英雄’的牛玉琴其实是个假英雄,其目的显然是为了骗取名誉和个人得利,动机不纯,请你们尽快派人测量核实。

  1991年7月11日”

  专业人员来了,精确测量后得出结果:牛玉琴治理荒沙1.7万亩,植树100万棵以上,植被覆盖率40%以上。

  此招一出,谣言顿消。

  多年后,她在回忆录中写道:“艰难的生活磨炼出我坚强的志气。”

  三北逐梦人共同的秉性——心气高,脾气倔,韧劲足。

  为了一个改变命运的梦想,他们忍人所不能忍,为人所不敢为。

  另一位逐梦人殷玉珍,就住在牛玉琴家6公里外。

  当初,殷玉珍嫁进沙漠,40天后才看见一个外人,兴奋得挥手大叫,结果把人家吓跑了。她找到那人的脚印,用脸盆扣起来,一连十来天,就和脚印聊天:“你是谁?为什么来这里?跟我一样苦命吗……”

  少女时代对爱情和生活玫瑰色的憧憬,破碎为一片黄沙。她暗下狠劲:“宁肯种树累死,不叫沙子欺负死!”

  栽树累得早产。狂风怒号,黄沙扑面,她靠墙根站着,长辫子咬在嘴里,一使劲,孩子掉落在沙子上。她剪断脐带,一拍屁股,孩子“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儿啊,你命大,像娘。”

  又一个背树苗进沙窝的春天,殷玉珍流产了。

  孩子埋在沙梁下,她围着小坟栽下一圈杨树苗,对还没见过世间绿色的孩子说:“娘对不起你,娘一定把你身边这些树栽活……”

  爱与恨,笑与泪,生与死——梦想,与三北人血脉相连。

  采访中,脖子总搭着一条白毛巾的牛玉琴带我们再次登上林丘。她脸上泛着微笑,可又有一丝落寞,一闪而过。

  如今治沙11万亩,已达到行政区划允许范围的极限。无沙可治的牛玉琴,感到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这是一个逐梦人无梦可逐的痛苦和惆怅。

  此刻,蓦然想起牛玉琴关于最大梦想的回答——回到当年,一个人,站在沙漠上。

  这个问题,我们也问过其他英雄。石光银毫不犹豫地说——治沙;王有德的回答同样是治沙。

  每个造林人,都是绿色梦的追逐者。一次次伤痕累累,一次次浴火重生,即便功成名就抵达终点,又都义无反顾地选择返回人生的起点——重新出发。

  不甘命运,奋力拼搏,坚韧不拔,永远向上。他们的生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这,就是三北精神!这,就是三北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