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2版:好书快读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9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领导者的致命弱点
  任彦申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友情提供

  [内容简介]

  本书是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江苏省委原副书记任彦申的第三本书。在这本书里,任彦申打破“不好说、不便说”的羁绊,全面回答了如何做官、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修身、如何实现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幸福等一系列人生问题。借此书,任彦申与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谈谈心,而广大领导干部、知识分子以及许许多多的普通人也能从这本书中找到想要的答案。

  [上期回顾]

  在一个领导班子里,如果一把手思路不对、能力不强、人品不端,其他领导成员再好,也会是一个软班子、烂班子。

  春秋时期,齐桓公与管仲曾围绕国王必备素质的问题进行过一次坦诚的对话。齐桓公承认自己有贪玩、贪杯、贪色等缺点,问管仲这会不会影响自己成就霸业。

  管仲回答他:作为君王这些毛病并不是致命的问题,“人君唯优与不敏不可。优则亡众,不敏则不及事。”

  意思就是说,君王最要紧的问题是:第一不能优柔寡断,否则,部下就会离心离德;第二遇事不可愚钝、不敏锐,如果见事迟、抓事慢,就会贻误大事。

  三国时期,袁绍曾经是最有实力的一方诸侯,他雄霸河北、地广粮丰、兵多将广,又广揽人才,收养了大批名士,加之本人又出身名门,做过朝廷重臣,长得一表人才,一些人认为他或许是最有希望成就统一大业的英雄。然而,袁绍不过是披着虎皮的羊,外强中干,色厉内荏,一事临头,顾虑重重,分不清大事小事及是非利害。官渡一战,袁绍一败涂地,十万精兵毁于一旦,最后吐血而亡。

  判断、决断、决策、决定,这是领导者的首要任务,是整个领导链条中最关键的环节。正确的决断是成功之本,没有决断,任何任务都无法展开,一切都无从谈起。在一个领导团队中,一把手是主心骨,是最后下决心拍板定案的人。一个杰出的领导者,应当具备果断而无畏的天性,而优柔寡断则是领导者的致命弱点。

  决断力不是简单显示领导者的权力和勇敢,而是反映了领导者的一种综合能力,包括洞察力、分析力、判断力、学习力、创新力,以及直觉和经验、意志和责任感。决断的过程,不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更不是心血来潮,贸然行事,而是需要一套完整的工作程序。

  首先,力求全面而真实地掌握信息,这是正确决断的前提。

  其次,审时度势,捕捉机遇,把握好决断的时机。正确把握时机是决断艺术的生命。决断力的核心就是选择最佳时机,做出最优决策。在条件不具备时匆忙决策是盲动冒险,而条件成熟时拖延不决则会丧失机遇。

  第三,既要多谋,更要善断。足智方能多谋,多谋方能善断。领导者的高明不在于他垄断了智慧,而在于他能够集思广益,择善而从。面对不同意见的分歧和不同方案的选择时,作为领导者必须有主见,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和稳定的价值标准,善于对各种意见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和权衡,吸取其中合理的成分,选取其中最有希望的方案,不能人云亦云,六神无主,被纷繁的声音搞乱了头脑。

  第四,敢不敢采取出奇制胜的方案,是对领导者大智大勇的考验。《 孙子兵法 》讲:“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以正合,以奇胜。”这道出了将帅克敌制胜的奥秘所在。在战略战术决断和人事决断中,出奇制胜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出奇制胜的方案是常人智慧难以理解的,带有一定的风险性,因而会受到许多人的质疑。要知道,意见一致的决策往往是落后的决策,多数人容易接受的方案常常是平庸的方案。真理有时会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一个杰出的领导者,应当敢于突破团队的阻力和习惯的惰性,大胆采取出奇制胜的方案,并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和说服力,引导人们把这种方案付诸实行。

  第五,最困难的决断是危机决断。在危机到来时,往往弥漫着一种恐惧和慌乱的气氛。人们或议论纷纷,或相互抱怨,或设法逃避。这时决断的后果关系安危成败,责任非同小可。在现场情况瞬息万变的情况下,根本来不及请示汇报,作为一线指挥员,应当以对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随机应变,果断处置,处理得越快越坚决,或许付出的代价越小。这时候,如果畏首畏尾,反复请示汇报,没有上级指令就不作为,听任事态恶性发展,是逃避责任的最好借口,是一线指挥员的最大失职。

  在骂声中成长

  我曾问一位美国朋友:美国人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是NBA还是橄榄球?他回答说:美国人最喜欢的运动是骂总统,拿总统说事。他认为,总统是公民选出来的最大的公众人物,国民议论他、批评他、骂他,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你不能骂你的老板,否则,就把饭碗丢了。

  做官总要做事,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只有利没有弊,不可能让所有人皆大欢喜。如果你做了错事和坏事,挨骂是理所当然的。即使你做了对事和好事,照样会受到某些人的非议。越是关系到大家切身利益的事,可能引发的矛盾越多。当人们看不到希望、没有盼头时,虽然都不满,但心态是平静的。当人们看到希望、有了盼头时,平静的心态被打破了,期望值被吊高了,于是牢骚、抱怨、不满的声音也就出来了。假如你到一个新单位任职,那里有十个人,已经十年没有提级提薪了。你想办好事,先为两个人提了薪水,于是猜疑和议论便开始产生了;如果你为五个人提了薪水,剩下的五个人就坐不住了;如果你为八个人提了薪水,其余两人可能就是你的仇人。

  有的领导者认为自己辛辛苦苦为群众办事,甚至做出不为人知的自我牺牲,群众应当感谢自己。他们可以任劳,但不能任怨。一旦受到群众的批评,便心存芥蒂,耿耿于怀,不但影响了工作积极性,有的还影响了身心健康。

  在各种民主评议、民主推选活动中,那些锐意改革的人总会丢掉一些选票,这不足为怪。因为改革意味着打破现有的权力和利益格局,它在给人们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某种不稳定、不安全感。社会上除了少数先进分子外,多数人更看重既得利益和眼前利益,让他们为了长远利益而放弃眼前利益是非常困难的,可以说,群众永远是近期利益的压力集团。作为改革者,必须有一种不畏风险、不怕挨骂、迎难而进的精神。如果屈服于眼前利益的压力,改革将寸步难行。如果等到没人反对了,意见一致了才去改革,就等于放弃改革。

  做官必须有宏大的气量、宽广的胸怀、良好的心理素质,既能任劳,又能任怨,不怕批评,不怕挨骂,学会在骂声中前进,在骂声中成长。邓小平曾说过:“共产党做错事,没有为人民办好事,人民要骂可以骂。因为你是执政党,代表人民来领导全国人民嘛,人民为什么不可以骂?骂响了或许会警觉,会纠正错误。所以,我劝同志们不要怕骂。”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