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吃、一个人睡、一个人进、一个人出,做什么永远都是一个人,每天,他们做得最多的,就是一个人坐在凳子上,看着窗外人来人往,默默发呆。很多对于普通人来说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对于一些老人而言,竟然成了奢望。南京72岁的杨大爷就是这些老人中的一位。老人在给现代快报96060打来的电话中说:我想感受家的温暖。
现代快报记者 陈志佳/文
现代快报记者 辛一/摄
一位孤独老人的倾诉
“希望有个完整的家庭可以接纳我,我的房子,我的存款,都可以给他们,只要他们给我家的温暖,陪我吃吃饭,和我逛逛街”
后悔终身未婚
自我检讨性格孤僻
“我很后悔。”这是杨大爷见到现代快报记者后,说的第一句话。
“为什么?”
“我很后悔年轻时做的很多决定,现在看来,我害了自己。”
年轻时,杨大爷可是个知识分子,工科大专毕业,退休前还是单位里的技术员,虽然个头不高,但是从年轻时的照片可以看出,杨大爷绝对称得上“英俊”。“20多岁的时候,有很多人给我介绍对象,但我一个都没看上。”杨大爷说。很快杨大爷就迈过了30岁,时间一晃而过,在他35岁的时候,母亲突然身患重病,“我只有一个妹妹,照顾母亲的责任自然由我来承担,我妈卧床5年,我几乎是一步没有离开过她,哪有心思谈恋爱呢?”
就这样,等到母亲去世的时候,杨大爷已经年过40,那时,他彻底放弃了成家的想法。杨大爷连声说着“后悔”,他说:“不过,话说回来,我自己也有问题,性格太孤僻,连个朋友都没有。”
愿意付出所有
换一个温馨小家
虽然退休后,他每个月有近3000元的退休金,但是不论干什么都是一个人,让他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年龄大了,睡不着,4点多就起来,烧点水,煮煮饭。”杨大爷说,“现在有一只眼睛不太好,电视和报纸不太看得清,忙完之后,就躺在床上,听听广播。”就这样,周而复始,杨大爷的生活中,没有任何“意外”。
说着说着,杨大爷突然低下头,一只手反复搓着桌角,酝酿了一会儿后,他说:“我现在有一个愿望,想要有个家。”杨大爷说的家,并不是想找一个老伴,他是希望有个完整的家庭可以接纳他,“我想过了,我的房子,我的存款,都可以给他们,只要他们给我家的温暖,陪我吃吃饭,和我逛逛街。”他说,“我身体很好,不会成为负担,我甚至还能帮他们照顾孩子,做做饭。”
一次偶遇催生想法
常幻想家庭生活
杨大爷产生这个想法,源于一次偶遇。大约半年前,他去超市购物,结账时,有一对40岁左右的中年夫妻排在他身后,“当时,我买了不少东西,提着篮子有些吃力,他们主动向我伸出了手,把我的篮子接了过去。”杨大爷说,“结完账,他们还从自己买的东西里,拿了一样给我,是一盒软糖。”
从那时起,这个画面就在杨大爷的眼前不断重播,他对记者说:“我很想有个家庭能够收留我,我很希望在每天晚上,我们一起去超市,大家拿各自喜欢的东西,我来付钱。”
前不久,杨大爷把寻找家庭收留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妹妹,但妹妹婉转地否决了,“我能听出她的意思,她怕我的财产被对方骗走,没事,我现在就想有个家,我愿意付出所有。”
专家说法
孤寡老人应多接触社会
解决孤寡老人问题的出路究竟在何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社会学教授邱建新认为,从老人自身来说,应当增加他们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他说:“孤寡老人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无法和社会交流,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抑郁症、老年痴呆症,有些老人主动接触社会,就生活得非常好,但是有些老人比较自闭,自我与社会隔离,这就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了,其中社区、街道和一些福利机构要起到相应的作用。”
居家养老是新出路
从外部来说,养老模式的创新和探索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目前,一种名为居家养老的模式在全国各地兴起,获得了不错的反响。记者从鼓楼区老龄委了解到,在鼓楼区的不少街道和社区,居家养老已经成为大多数老人养老的新模式。云南路社区书记卢建瑛说:“养老院的床位数量明显供不应求,所以我们按照居家养老的模式,给老人提供了相应的服务,举个例子,周一有医生上门给老人体检、周二有社工为老人维修家具等,从费用上说,也比去养老院要低廉一些,其实,不论是空巢老人还是孤寡老人,只要社会多主动给予关爱,他们的生活还是能很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