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孩子,到底该不该有隐私?
张先生发帖求助:女儿今年14岁,正处于青春期,回到家也不太和我们交流。出于对女儿的关心,我有事没事就喜欢偷偷翻看女儿的日记。久而久之,女儿发现了我“偷窥”日记一事,但也没有挑明,只是对我们越来越冷漠。很多人说,看孩子的日记,是不尊重孩子隐私,这些我都知道。可是,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有责任也有义务去管教孩子,如果对孩子一无所知,怎么去监护孩子,保护孩子啊?
网友:
赞成的反对的,说得都有理
现在的家长越来越关注孩子的成长,因此不少家长都认为作为监护人,是有知情权的。“前几天的一则新闻才说,一个女孩子自杀,父母根本不知道原因,后来在遗物中看到女儿的日记,写了长达几个月,内容全是被同学欺负,想死之类的。”网友红尘认为,如果父母早点看到日记,或许能避免这个悲剧。
赞成看孩子日志、信息的家长普遍认为,当孩子的隐私与家长的监护职责冲突时,无疑以家长的教育,监护的职责为先。
当然,也有家长不认同这样的观点,“尊重孩子,他才会和你交心。否则只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想知道孩子的事就该多交流沟通,强权容易激化矛盾。”
一位刚刚荣升母亲的网友说:“我很小就开始写日记了,但是我家人从来没有看过我的日记。如果父母真的明理,愿意做孩子的朋友与倾听者,我相信孩子愿意与家长分享更多,擅自闯进孩子的空间,非要去把事情搞个清清楚楚,那样真的很伤孩子自尊心。”这位网友一再强调:“与孩子沟通,在疏不在堵。”
心理教师:
秘密越多,孩子成长得越好
南京一所小学心理教师刘老师认为,不论是多大年纪的孩子,都必须有自己的隐私,所谓“秘密越多,孩子成长得越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隐私的孩子,才有成长空间,才能自主发展,而没有隐私的孩子,成长受到遏制,发展是畸形的。
“孩子如果察觉到日记被偷看,他(她)就会写虚假日记来应付家长,转而开辟新的‘阵地’去倾诉自己的心情,所以不是看到孩子的日记就能避免问题的。”刘老师说,家长应该把力气花在如何和孩子建立良性沟通和交流上,而不是花在地下工作。
刘老师建议,聪明的家长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并愿意花时间在孩子身上,及时发现异常;其次,要学会尊重孩子,引导而不是教导,不要把自己的经验一股脑灌输给孩子,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了解他的心理状态;最后,要及时给孩子帮助,不能得过且过,把小问题积成大问题。
现代快报记者 郝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