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微博上发起了关于简体字的讨论,很多人都拿“爱无心,亲不见……圣不能听也不能说……可魔仍是魔”来反对汉字的简化,认为简化后的汉字既无美感又失去原有的意义。很多人还认为简体字是从当代才出现和推广的,并对此举不断诟病。但近日,一位网友在博客中谈到,其实早在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教育部就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但因为有争议第二年就收回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们使用的简体字又是从何而来呢?
□现代快报记者 戎丹妍
网友正名
“爱无心、亲不见”
民国时期已出现
这位名叫“孟津”的博友在博客中提到:
1935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一共收录了324个民间流传最广的俗字、古字和草书字。但因为有争议,第二年2月,《第一批简体字表》被收回……民国《第一批简体字表》的两个说明是这样的:1)简体字为笔画省简之字,易认易写,别于正体字而言,得以代繁写之正体字。2)本表所列之简体字,包括俗字、古字、草书等体。俗字如“体、宝、岩、蚕”等,古字如“气、无、处、广”等,草书如“时、实、为、会”等,皆为已有而通俗习用者。
当年国民党推出的简体字中,很多都是现在正在使用的汉字,比如说親(亲)不见,就是那时的杰作之一……当然也有很多不同,感兴趣的人可以去比较一下。比如对“國”字的简化,当初用的是“囯”,现在的简体字是“国”。其他就不多说了……
另外,这位博友还提到“爱”字:反对简体字的人多会拿“爱无心”来幽默。但无心的爱,早就被中国老百姓用了上千年。“孟津”展示了自己收藏的 《宋元以来俗字谱》。《字谱》为1930年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其中收集了宋元明清简体字六千多个,取自12种民间刻本,分别是《古列女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京本通俗小说》《古今杂剧三十种》《全相三国志平话》《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娇红记》《薛仁贵跨海征东白袍记》……在这些刻本中,很多已经“爱无心”、“亲不见”了。
这位博友不仅有资料可查,并且有图为证,看来所言不虚。那么,简体字的来历究竟是怎样的呢?
甲骨文时期就有简化字,汉字简化是大趋势
记者采访了几位研究汉字的专家,南京大学文学院的高小方教授和魏宜辉博士都表示,汉字的简化其实古已有之,并且在甲骨文时期就已经有了,同一个字,在甲骨文中就有好几种写法。而到金文出现后,又对甲骨文进行了简化。比如“星”字(如图一),甲骨文的星是用五颗星表示,生字表声符;到了金文,星字就只有三星了;后来又讹变为“日”来代表星,就只剩下一颗星;最后演变成我们今天的星字。
魏宜辉介绍,汉字的繁体写起来特别麻烦,所以汉字简化是自古以来的趋势,没什么好争议的。在古代,没有电脑、录音笔,字全靠手写,自然是越简单越好,特别是那些做会议记录的官员,最好是能省则省。比如在秦代,官方统一的文字是篆文,但篆文写起来很麻烦,所以在一些记录会议纪要的文官中,就出现了笔画更为省略的隶书,并且渐渐推广。当时就出现两种书写体,在正式场合时,比如石刻碑帖、重要文献等方面,就用官方规定的篆书,而在文书传递时,就大多采用隶书。
魏宜辉对古代汉字简化进行了总结,他说汉字的简化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对早期繁体笔画的“省简”,比如“车”字,最初的甲骨文是象形的(如图二),由两个轱辘、车身以及车辇组成,但最后就只剩下一个轱辘了,即“車”字。
第二种是“省变”,大多是从草书中演变而来。比如“言”字,在草书中就写作今天的“讠”旁这种形式,所以现在带“言”字旁的简体字就都用“讠”来表示了。
第三种是用同音字取代,比如稻谷的谷和山谷的谷,在繁体字中本来是两个字“榖”和“谷”,而为了省略笔画,就统一用笔画少的“谷”替代了。
魏宜辉说,在古代,简体字并没有形成一个体系和规范,喜欢怎么写就怎么写,一种字出现好几种写法是常有的事,所以就出现了很多异体字。还有的文化差一些的,不会写的字就生造一个,大致意思人家也懂,但对字本身的表音和表意功能就忽略了,于是又出现了一部分俗体字,这些字主要在商贾之间流行,因为这些字流传较广,于是便保留下来了,并且生命力更旺盛。
戴季陶向蒋介石下跪“为汉字请命” ,反对推行简体字
汉字简化改革是从近代开始的。语言学家周有光在《汉字改革概论》中介绍了这段历史:
1909年《教育杂志》创刊号上一篇论文中就开始提倡简体字书写。论文中写道:“最便而易行者,莫如采用俗体字。此种字笔画简单……易习易记,其便利一也。……若采用于普通教育,事顺而易行,其便利二也”,简体字运动拉开序幕。
1922年,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提出“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由陆基、黎锦熙、杨树达连署。这样响亮的号召提出后,接连有人出来提倡简体字,并出版了几种系统地整理简体字资料的书籍。比如“孟津”展示的1930年出版的《宋元以来俗字谱》。
在这种形势下,1935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324字)。这个简体字表实际上就是钱玄同等所编《简体字谱》草稿中的一小部分。
但是这批简体字公布以后,立刻遭到很多保守学者的反对,比如戴季陶。据说他曾经向蒋介石下跪“为汉字请命”,反对提倡简体字改革,最后蒋介石不得不下令教育部停止推行。于是,第一批简体字在公布不到半年后,就被迫收回了。
事实上,蒋介石还是提倡简体字的。周有光在一本书中提到,蒋介石到台湾后,依然在提倡简体字。
1980年,台湾教育部门颁布了《标准行书范本》,收了4000多个行书字,其中有600多个简体字。由于简体字多数是古代传下来的,台湾跟大陆的简体字大都相同或相近。这个范本的推行,使台湾知识分子都能认识简体字。不过,台湾仍把繁体字作为“正体字”用于印刷,简体字只用于手写。
现行简体字
有不少古已有之
而在汉字简化史上,第一次由政府正式公布并成功得到贯彻实施的简体字方案和字表,是195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并最终制定出了一个《简化字总表》。现在我们通用的是1986年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简称《总表》),《总表》曾经颁布过两次,一次是1964年颁布的,文革时期曾推出过《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但很快就遭到反对,于是到1986年6月,国务院又宣布“二简字”停止使用。今天的《总表》总共收录了2235个字。
很多人以为今天的简体字大多数是后来造的,其实这些简体字大部分来源于历代的简体或俗体,有不少是源自古代的草体字,还有一些是古本字和古通用字。在《汉字简化说略》一书中有这样的记录:有人对《总表》中的521个基本简化字做过统计,发现其中80%以上的现行简体字都是上世纪50年代以前就已经流行或存在的。其中:先秦的有68个字,秦汉的有96个字,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有32个字,隋唐五代的有29个字,宋辽金元有82个,明清有53个,民国60个,解放区和建国后的是101个。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现行的简体字是具有深远的历史基础的。魏宜辉和高小方也都表示,汉字简化目前不仅在中国流行,海外一些国家也正在流行,比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也在推行使用简体字。当然,汉字的简化也需要不断规范和修改,不是说只要是简化的就是好的,简化是为了使文字更好地成为人们易读易懂易记易写的工具。
简化案例
“爱”“亲”古已有之
“國”字简体多达44种
在《汉字简化说略》一书中举了很多简体字的来源,人们争议很大的“爱”和“亲”字,书中就有介绍。民国时期的“囯”字在书中也有解释。
爱(愛):本为形声字,本义为行走之貌,后讹变作从爪从冖从心从夂,假借为仁爱。早在《魏崔勤造像》上,爱字就已经和现在的简体字字形接近。隋智果、唐太宗书法作品中有把下部的“心、夂”连笔草化为“友”的,友爱一体,“爱”字从友,显然是合理的。至元代,草书楷化的“爱”作为俗字即常见运用。
亲(親):形声字,从见亲声,本义为感情深厚,引申为双亲。“亲”是截取原字中带有特征性的部分构拟而成的简体字,也可理解为省略形旁,首见于金代韩道韶《改并四声篇海》。
国(國):会意兼形声字,从口从或,或亦声,本义为邦,即王侯的封地。“國”的简体字多达44种,最为常见的是“国”“囯”两种。“囯”为会意字,汉印有用“王”代替“或”,敦煌写本、《俗字谱》也简作“囯”。“国”是南北朝时就已出现的会意字,俗写加点所致,见于怀素、米芾等的书法。《简化字总表》采用了“國”的俗字“国”。
图一
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