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的概念可以千变万化,客观地说,理应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注入新的内涵。但无论怎么变化,都离不开宜居该谁来感受、来判断的核心问题。换言之,即一个城市是否宜居,最终的考核标准是抽样调查的统计数据,还是官员的年度工作报告,抑或某某机构制作的榜单?都不是。考核的主体应是当地的居民、外来务工者、游客、学生……总之,是这个城市进进出出的人民大众,他们最有发言权,也是最能证明城市宜不宜居的一锤定音的人。
诚然,宜居工程要避免落入面子工程的窠臼,就必须打动老百姓,让他们真心实意地参与,切莫像有些城市创建文明城市那样,明明没有达到高标准,却“霸王硬上弓”地严要求,结果用劳民伤财换来一时的光鲜亮丽,却只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造假游戏,那样是在不负责任地拿城市资源在搞官员的政绩消费,民众从中得不到任何实惠。因此,作为城市的治理者而言,需要脚踏实地弥补城市硬件的缺陷,切忌急功近利。
所以,类似于打造宜居城市这样系统化、长期性的工程,没有捷径可循,没有小聪明可耍,只有十六字箴言相送——方兴未艾,且行且健,小处着手,关乎民心。
读者 朱益帅(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