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社评互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下一篇 4 2012年9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百姓不认可,就只能是场“市长秀坛”

  一件“秋裤”,两样“表情”。连日来,苏州的“东方之门”以其独特的“低腰秋裤”造型成为网民热议的对象,9月5日,《苏州日报》以《没文化就看不懂“东方之门”》为题发表评论,以反驳的口吻回应网友质疑,然而当晚,“东方之门”所属企业官方微博发表声明,不认同《苏州日报》这篇评论的观点,表示欢迎网友的各种吐槽。在官媒和企业的不同反应上,我们看到了不同胸怀。

  在城市建设中,我们怎么样看待民众的“指手画脚”?是一味拒绝批评自以为是,还是虚怀若谷从容纳谏?在宜居城市的官民对话方面,存在同样的选择。

  ——编者

  贵报9月7日社评《如何让“宜居城市”从市长论坛走进寻常百姓心里》一文,内容真正议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无论市长论坛举办得多么成功、市长们的观点多么精彩新颖,都要落实到具体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中,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宜居”,否则只是一场“市长秀坛”。

  宜居城市概念上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最直白的理解、看得见摸得着的就是:能拥有一份稳定且收入不很低的职业,有一套人均25平方以上、不是很小的住房,能吃上放心的食品和干净的水,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生活环境优美整洁,出行交通方便快捷,公共安全让人放心,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子女能平等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患病能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

  然而,现实中我们所生活的城市,目前尽管有的已经排在国内乃至世界宜居城市前列,有的已经规划将宜居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目标,但实际现状与“宜居”标准还差很多,大部分市民的切身感受还谈不上“宜居”。纵观近期发生的一些城市热点事件,就能窥见一斑,诸如北京的暴雨、哈尔滨的地陷、深圳的驱逐乞丐、绵阳的水污染等,加之,各城市居高不下的房价、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拥堵不堪的城市交通、喧嚣刺耳的噪音……

  这一切说明建设一个真正的宜居城市任重而道远,各城市的主政者们在规划与建设城市时,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杜绝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充分考虑老百姓的利益和意愿,实实在在地办好每一项实事工程、民心工程,一步一步地向宜居目标靠近,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够感受到城市的进步和变化,能够诗意般栖居。

  读者 高培红(盐城市)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现代快报 社评互动 A2 老百姓不认可,就只能是场“市长秀坛” 2012-9-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