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人民日报大篇幅报道了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麻墩村老人郑宜栋替父还债的故事:郑宜栋13岁时父亲郑美熙在家里开了间榨油坊,附近乡邻200多户人家都把茶油籽、油菜籽、桐油籽等送到他家油坊,但在郑宜栋17岁那年,父亲和哥哥被乡丁用枪打死,家里的油料和其他财物都被洗劫一空。郑宜栋在收拾东西时意外发现了父亲的账目,他足足花了6个月时间整理和核实账本,从此走上了长达67年的还债之路。
父亲和哥哥去世之后,年轻的郑宜栋毅然担起了养家的重担,虽然没有一户债主上门讨债,但他一边做挑夫一边主动登门还债。1975年,郑家的土坯房被暴风雨压倒之后,郑宜栋为建房又筹借了4900元债务,全家为此过上了更加省吃俭用的生活。建房的欠款直到1989年才还清,这也让郑宜栋替父还债的计划搁浅了十多年。“我一条内裤穿了20年,一件毛衣穿了25年,我是这么一路苦过来的,就是没办法替父亲还债。”
郑宜栋的还债计划,遭到了老伴和子女们的反对,但老人固执地表示:“什么都阻止不了我,就是做了鬼我也要去还。”他有一个计划,希望有一天能将写满债主收债人签名或盖着印章的老账本,烧给九泉之下的父亲,让他知道自己已经替他全部还完了债。2009年清明节,郑宜栋将一元钱塞进债主翁新华家的门缝里,并在“还账记事簿”上郑重地写下:“欠翁新华一角,今还一元。”这是郑宜栋最后一户债主,67年间他累计偿还债务13600多元。
还清父亲的债务后,郑宜栋最大的心愿就是为家乡修建一座小桥和一条小路。郑宜栋的诚信之举感动了社会,爱心人士捐助的15万元帮他实现了报恩乡亲的心愿,那座水泥桥还因郑宜栋的故事而被命名为“诚信桥”。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郑宜栋老人固执地重复着寻找债主和替父还债的举动,宁愿自己吃苦也要替父亲把债还清,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可贵的诚信精神,这种闪光的坚守值得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