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12版:今日观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2年6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遗漏式拆除”折射出保护之难

  辛亥革命著名将领吴介璋在无锡有一处故居,从清末至今历经多次战火依然保存完好,里面还存放着吴夫人吴钱氏的棺椁。本来,文保人士计划下半年将吴墓和故居一起打包,建议相关部门申报市级文保单位。不料一周前,吴介璋故居竟被人拆了,负责此事的阳山镇文化站站长臧光伟表示,2008年文物普查时“没发现吴介璋故居”,被遗漏了,后来就没有上报。

  (6月14日《现代快报》)

  一处中西合璧的名人故居转眼间变成一堆废墟,实在令人痛心。尽管这处老房子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不具备“保护级别”,但从当地文保人士的描述看,它无疑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而在吴介璋故居灰飞烟灭的过程中,让人惊讶的还有当地文保部门轻描淡写的说法,一场文物普查居然没有发现这处故居?在故居保护上,为何只见遗漏式拆除却不见遗漏式保护?

  事实上,即便在无锡当地,吴介璋也并非全无知音,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贾扬就曾多次前往吴介璋故居考察研究,也曾多次向有关部门呼吁保护故居。遗憾的是,民间的这种声音,总是与官方的保护行动失之交臂。先是2008年的文物普查,吴介璋故居所在的惠山区一共发现了120余处有价值的文保点,但不包括吴介璋故居;再是2010年吴介璋墓发现,文保人士希望申报市保,结果被告知此前一批已经申报完毕,下一批需要等到今年下半年。再后来,就被拆掉了。

  真的不知道,吴介璋故居是被误拆,还是有关方面的刻意而为。反正,人们能看到的,除了一地瓦砾之外,还有有关部门推三阻四的托词。拆除总是刚性的,哪怕遗漏了,也难逃噩运;而保护总是弹性的,总是会出现种种疏漏,因而错失良机。

  吴介璋故居所在的阳山镇负责人的说法透露出一点拆除的秘密:被拆迁地块将来有可能规划成休闲养生区,与开发的巨大利益相比,一处需要投入保护资金的百年老宅当然不具备竞争力。说到底,当地政府部门也许并不是不知情、遗漏了,而是不愿意知情,故意遗漏。根源就在于刚性的利益取向。

  偌大一处宅子,说拆就拆了,并没有半点惋惜。拆了之后,还胡乱找寻免责的理由,这样的做法不免让人慨叹。难道说,在一些城市管理者的眼里,这处具有百年历史,承载着辛亥革命历史记忆的宅子,只是一块可以随意搬来搬去的积木而已?

  (胡印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现代快报 今日观察/时评 F12 “遗漏式拆除”折射出保护之难 2012-6-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