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常州太湖湾湖鲜市场上,一辆酷酷的电动小汽车引来不少群众围观。小汽车居然是一七旬老人手工制造的,才花了8000元钱,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几位市民当场下订单,希望老人能帮忙定制一辆。
8000元自制电动小汽车
昨天上午,记者在常州太湖湾湖鲜市场采访时,远远看到一辆电动小汽车,车门上翘,像飞鸟的翅膀,像极了某豪车的概念版车型,走近一看,原来是一辆电动小汽车,不少群众正围着小汽车议论纷纷。
驾驶员严华根今年已经71岁了,家住常州大学新村。他告诉记者,这辆小汽车是他纯手工制作的。他之前做过车工、钳工、铣工,还做过模具,四十多年都在制造业第一线,“造个小汽车,小菜一碟”。
记者看到,这辆小汽车有挡位杆,有仪表盘,还特别装了电压表和电流表,车内是四个位置,车屁股后头还带了一只备用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尤其是右后车门,是上翻式的,带阻尼,特像一只翅膀。严老先生告诉记者,这辆小汽车是他三年前造的,车皮是纯手工打造的。车灯、轮胎、仪表盘和备胎都是从汽摩市场买来的,电压表和电流表是为了显示电池的供电情况的,“花了三个月时间,8000多元”。
据严老先生介绍,这辆电动小汽车充一晚上电大概只需3块钱,可以跑100公里,最高时速50公里。
制了三辆小车,换着跑
严老先生的同伴告诉记者,严老先生造了三辆电动车,一辆比一辆好,“豪车天天换着开”。
严老先生说,去年他花了3万元造了两辆新车,改进了工艺,把上翻车门改进了,跟小汽车的一模一样,电瓶配置也高了,仪表盘上还加了个“清零”功能,“开车出门就不用担心超过公里数,没电了,回不了家了”。
与严老先生同行的两位七旬老人谈及坐车的感觉,“比起‘小飞龙’,不颠,还安全多了。”
不少围观的群众都希望严老先生能帮忙造一辆,严老先生直摇脑袋,“等以后有机会规模化生产再说。”
但是严老先生的做法,却并不符合现行的交通法规。常州交巡警支队表示,按照规定,自造电动汽车因其未通过专门的质量安全性能检测,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不能挂牌上路。
现代快报记者 葛小林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