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情义的徐州人难忘家乡的把子肉
徐州的饮食融合南北,兼顾东西,基本上什么菜系都可以品尝到,但徐州人的口味还是喜欢偏咸鲜辣,又以辣味为主。徐州人的早点往往是一碗辣汤、二两煎包。辣汤的前身是雉羹,就是那位彭伯克邳的彭伯(彭祖)发明的,算一算,辣汤至今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了。辣汤里有鳝鱼丝、鸡丝、面筋等,因为放了胡椒,辣汤看起来不怎么好看,但喝起来很增进食欲,冬天的街头,喝下一碗辣汤之后浑身暖洋洋的,用徐州话来讲,那叫恣(zei四声)儿(舒服的意思)。
徐州人爱吃烙馍。在烙馍的基础上,又发展出菜合子,其中比较经典的是韭菜合子,连菜带饭都有了。台湾作家张晓风写道:“徐州是我没有去过的故乡。我有时候绕路跑到信义路四段,专为买几个韭菜合子,干炕的。我喜欢看那两个人合作无间的一个杆,一个炕,那种美好的搭配间仿佛有一种韵律似的,喜欢看热烫鼓腹的合子被一把长铁叉翻取出来的刹那。”越是最家常的,远离故土之后越是最令人怀念的。
还有把子肉,徐州人重义,若是投缘,拜把子这样的事并不鲜见,既然有拜把子兄弟,有把子肉也就不为稀奇了。把子肉的根源没有多么清晰有力的记载,不过有一个故事说刘邦斩蛇起义时,烧了一锅把子肉和战友们同吃,那是命运相连的同锅情谊。此外刘邦最爱吃鼋汁狗肉,他年轻时几乎天天都要去樊哙家白吃这种狗肉。现在远离家乡在外的徐州人,说起这些食物还是念念不忘,其实让他们魂牵梦绕的正是那故乡的滋味。
重口味的徐州人,爱吃甜蜜蜜的小吃
有意思的是,徐州菜特点是“黑辣咸”,但柔情的徐州人又最爱用甜味十足的蜜来做成小吃,像徐州人最爱的蜜三刀、羊角蜜等。
徐州传统小吃蜜三刀,可是大有来历。相传北宋年间苏东坡在徐州任知州时,与云龙山上的隐士张山人交往甚密,常常诗酒相会。一天苏东坡与张山人在放鹤亭饮酒赋诗,苏东坡抽出一把新得的宝刀,在饮鹤泉井栏旁的青石上试刀,连砍三刀,在大青石上留下了三道深深的刀痕,东坡十分高兴。正在这时,侍从送来茶食糕点,有一种新做的蜜制糕点十分可口,只是尚未起名,众人请苏东坡为点心起名,苏东坡见糕点表面也有三道浮切的刀痕,随口答:“蜜三刀是也。”后来“蜜三刀”名噪一时,徐州城里的茶食店,糕点坊争相制作,经过数百年的流传,徐州蜜三刀的配方工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清朝乾隆皇帝三下江南路过徐州时,尝过蜜三刀后,还御笔手书“徐州一绝,钦定贡”。
而外形像山羊角的羊角蜜也是香甜可口的徐州小吃。它的原料是面粉、蜂蜜、白糖、麦芽糖、素油等。吃的时候,咬破角壳,蜜浆流出,香甜满口,别有风味。重口味的徐州人,却好这一口。和它的滋味一样,羊角蜜有个同样甜蜜的典故:项羽不像刘邦,心爱的女人虞姬是走哪带哪,打仗时也安排好一辆车让虞姬坐在后方,他在前方厮杀时才能安心。项羽率军与刘邦大战于九里山前,正人困马乏、饥渴难耐时,九里山上牧童用一只羊角盛满野蜂蜜献给项羽与虞姬饮用,二人饮后顿觉神清气爽。后来,军师范曾命御厨坊用面粉制作成羊角形的点心,里面灌制蜂蜜、麦芽糖,成为楚王宫里的一道名点。随着岁月变迁,昔日楚王宫里御用名点流向民间,成为徐州百姓喜爱的家常点心。
徐州人嗜咸嗜辣,但是平日里吃的小点心,却都甜蜜蜜的。而且这些点心背后往往都有一个甜蜜蜜的故事。你说,喜欢它们的徐州人骨子里,是不是藏着一股柔情呢!
徐州小吃:羊角蜜和蜜三刀
语言
徐州方言不难懂,但一点不懂就会闹笑话
徐州话实际上是苏北话与山东方言的融合,讲话时,与普通话的发音非常接近。徐州话的第四声与普通话完全一样,不用卷舌音,但平舌音和翘舌音不分,因此说出来不如苏南话绵软,有点硬。徐州人说话喜欢直接达意,当地的顺口溜里,就有从一到十的数字,总结了徐州地形特色以及历史印记,简单又好记:一人巷、二眼井、三马路、四道街、五毒庙、六道门、七里沟、八里屯、九里山、十里堡。
徐州话虽不难懂,但一点不懂也会闹出笑话来:有一外地司机开车到徐州,在路边正好遇到一交警,就问:“同志这边能停车吗?”交警答:“不管。”司机就把车停在路边办事去了。回来后,交警给司机写了一张罚单,原因是乱停车。司机纳闷:“你不是不管吗?”交警答:“徐州话的不管就是管,管就是不管。”(注:“管”在徐州方言里是行或可以的意思。)
一个徐州人跟常州人做生意。生意快成的时候,他对人家说了一句:“你不要问了。”结果第二天人家就闪了,因为人家把“你不要问了”理解成生意谈不成了(注:徐州话“你不要问了”是没问题的意思)。
由此可见,如果不学好徐州话,不仅做不好生意,还会莫名其妙收到违停罚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