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成都晚报》1月4日报道,从2011年三季报数据来看,沪深股市全部19家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整体销售毛利率高达59.27%,远远超过被指为暴利的房地产行业30%~40%的毛利率。其中,重庆路桥是高速板块中的毛利率冠军,2011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惊人地达到89.14%。
如今,高速公路不仅仅是路,还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经济现象——高速公路本该是具有公益性的产品,但其却用市场化方式来运作,实行普遍、长期、高额收费,结果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高速公路收费中独占鳌头,形成一枝令人惊叹的“经济奇葩”。如今,新闻又曝出,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整体销售毛利率,远超被指为暴利的房地产,直逼在事实上已经成为奢侈品的茅台,这就不由得让人发问:高速公路畸高的毛利率,能否倒逼高速公路降低收费?
2011年5月,交通运输部、发改委、财政部等5部委下发的通知里专门强调了“公路作为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基本属性”,事实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公益性产品,其毛利率能够高到连市场化企业也望尘莫及的地步。道理很简单,如果公益性产品更好赚钱,那就没有必要认定其公益性了,需要赶紧做的事情就是中止政策扶持、叫停垄断经营、鼓励资本涌入,直到这样的公益性产品“沦为”一般性商品。
高收费高速公路的问题出在哪里?出在高速公路从“公益性定性”到“市场化运作”之间,权力一直没有从中抽离。这一现象,最大的恶果是直接导致了各层面对高速公路缺乏有效的监督。收费定价过高、收费站点过密、收费期限过长、逾期依然收费等高速公路乱象,无不与此有着莫大关系。没有权力从中起作用,高速公路岂能强悍至斯?
现在,高速公路毛利率畸高的事实,应该成为对制度设计者的一种提醒——权力宠着惯着,或者说与权力有着说不清道不明关系的高速公路,它由于缺乏有效监督而形成的惊人毛利率是危害巨大的,即造成了过高的公路收费,导致了物流成本增加,产生了与民争利的问题。长此以往,民众负担日重,社会难有和谐。
在高速公路降低收费问题上,自身得益的企业不会自觉,介入其中的权力难以自省,始终还得靠制度来进行彻底纠偏。或许一些高速公路企业会辩解说,我们只是毛利率高,净利率并不高,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从毛利到净利,你们究竟有多少或明或暗的中间环节把钱耗掉了?在制度确保强有力的监督之前,相关公司无论怎样解释,都别怪公众不相信,因为公众不敢再信红口白牙,而是相信基于数据的事实。(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