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墓基金的迅速发展壮大与新基金的持续发行,基金经理这一人群也逐渐壮大。据了解,目前在统计的基金经理多达670余名,从基金经理年龄分布看,“70后”的少壮派占据主流,初出茅庐的“80后”逐渐增多,老当益壮的“60后”则日益减少。几个牛熊市轮回下来,市场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看法,牛市中,老基金经理往往做不过新基金经理,但是在熊市里,老基金经理可能做得比新手好。在当前萧条的行情下,60后基金经理再一次受到特别关注。但遗憾的是,因投奔私募等原因,各基金公司的60后基金经理并不多。
2008年1月,1980年出生的倪明就任大成创新成长的基金经理后,“80后”基金经理就陆续在市场中脱颖而出。2009年8月,万家基金的年仅27岁的邹昱掌舵万家货币,更是创下了基金界最年轻基金操盘手的纪录。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20日,基金经理共计671名,在公布年龄的218名基金经理中,“60后”约占总人数的17%,“70后”约占77%,“80后”约占6%。
值得注意的是,“80后”基金经理虽然占比最少,但呈日益增多的态势。统计显示,目前的80后基金经理共有14人,他们分别是:易方达基金的张胜记和宋昆、万家基金的吴印和邹昱、银河基金的张矛和成胜、博时基金的皮敏、汇丰晋信的钟小倩、汇添富基金的齐东超、东方基金的王丹丹、银华基金的倪明、光大保德信的凌超、富国基金的李晓铭、宝盈基金的温胜普。
在国外,基金经理一直被看成是“白发行业”,晨星数据显示,美国基金经理的平均任职年限为5年左右。相比之下,国内基金行业却在走年轻化路线,超过60%的基金经理任基金经理的年限在3年以下。随着基金经理日益年轻化,60后基金经理在业内更显“稀缺”。
Wind数据显示,在公布年龄的基金经理中,“60后”仅有37位,与去年8月统计数据相比,减少近10人。而“60”后的基金经理,也多出生于65年后,出生于65前的基金经理仅有6位,其中,付鹏博出生于1962年,年龄最大,刘治平、郝康二人出生于1963年。作为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60后”成为各家公司追捧的对象。有10家公司拥有两名以上,其中,新华基金则拥有4人,宝盈、上投摩根、鹏华基金各有3名。快报记者 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