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捐图书、我想捐乐器、我想长期帮扶一个贫困孩子,我想和快报一起去宁夏……”“与爱同行——2011快报·景光固原助学行动”火热进行,越来越多的读者要求加入到这个献爱心的集体中,目前参与的热心读者已达数百名。昨天,几位一年级的小朋友亲自将图书送到了快报办公室。快报承诺,将会妥善保管这些物品,并在月底送到固原孩子们的手中,也希望有更多的读者参与到爱心助学活动中来,让我们继续前行,汇成更温暖的力量。
□见习记者 刘伟伟 快报记者 马薇薇 李彦
一年级小朋友送来图书
昨天上午,快报来了几位可爱的小读者——南师附小一年级的何雨航等四名同学在父母的陪同下,带来了许多书籍和文具。
听说固原的小朋友们连字典都没有,何雨航昨天特意早早起床,和妈妈到新华书店一口气买了15本字典,花了两百多元,“雨航用自己的零花钱买的。”何雨航的妈妈说,她还在QQ群里发出了捐赠的倡议,得到不少家长的响应。而王女士是通过报纸上的图片,将当地孩子的情况描述给儿子葛畅的。“小孩听了很感动,说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事。”昨天,母子俩带来10袋水彩笔、10根跳绳。
沈牧美小朋友带了一大包东西:书、笔记本、铅笔、橡皮和套尺。书都是她和妈妈精心挑选出来的,既有童话书又有工具书。
张璟桐抱着两本大书过来,都是她心爱的童话书。璟桐的妈妈说,其实璟桐曾“纠结”过是否要送出最喜欢的这两本书,“我觉得那些小朋友没有书看很可怜,我很喜欢这两本书,我想他们应该也会喜欢的。”璟桐忽闪着大眼睛说道。
固原的孩子有电子琴了
“我家有一架电子琴,我想把它捐给需要的孩子”,无锡的郑女士是第一个给快报打来电话想要捐出乐器的热心市民。虽然家在无锡,但距离阻挡不了爱心传递“希望快报帮我转交这架电子琴,也希望能对那些喜欢唱歌的孩子有帮助。”郑女士说道。
昨天中午,南京市民杨先生则把电子琴送到了快报办公室。事前没有拨打96060热线,没有跟报社联系过,他驾车找到了快报办公地点,“我天天在看你们的报道。”杨先生说,了解到孩子们连一件乐器都没有,他想到了家里的电子琴。原来,杨先生10岁的女儿杨菲飞最近正在学钢琴,家里原有的电子琴的使用次数变少了。
“我跟女儿讲了那边的情况,就跟她商量把电子琴捐出去,她也很乐意。”爸爸来快报前,菲飞最后一次拿出电子琴又弹奏了一曲。和杨先生一样,南京市民祝先生在昨天下午送来了一架几乎全新的电子琴,就连电子琴的连接线和脚踏板都细心地装在袋子里。“现在孩子大了,电子琴用得也不多了,希望它能发挥最大作用吧。”
祝先生原来曾经去过宁夏,“那边孩子的生活条件的确很艰苦,”而快报的报道让他心有感触,“我想我们每个人只要拿出一点实际的帮助,对他们来说可能是改变命运的事情。”
“孩子读到什么时候,我就帮到什么时候”
丁丁的故事,敏敏的故事,那些贫困孩子的生活让很多读者心难平静,纷纷打进电话了解一对一帮扶的具体情况。热心市民鲁奶奶,虽已81岁高龄,却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爱心资助活动。鲁奶奶的女儿介绍说,以前鲁奶奶也资助过贫困的学生,但是因为没有一个很好的平台,最后与被资助的孩子失去了联系,不了了之。
“这次快报提供了很好的一个平台,能很方便地了解到孩子们的具体情况,以及资助后的进展情况。”鲁奶奶希望通过参与一对一帮扶活动,资助一名贫困孩子直到帮他完成学业。南京易女士的想法和鲁奶奶不谋而合,“找到合适的孩子结成帮扶对子后,孩子读到什么时候,我就帮到什么时候。”
把爱心助学为一项长远计划坚持下来,成为很多热心市民和快报共同的愿望。
镜头
白雪,很快你
就能学电子琴了!
全国博友关注“与爱同行”
昨天,快报前方支教记者克服通讯信号微弱的困难,陆陆续续发布了他们在当地的情况,尤其是鲜活生动的照片展示了山区孩子们艰苦的生活现状,引来北京、上海、海南、广东、福建、湖南等全国各地博友们的关注,纷纷转发留言。
“6点的天空已经很亮,门外的隆隆声叫醒了我们。这是老乡马登贵在用手摇鼓风机烧开水。”快报前方记者辛一起身拍下马贵登烧开水的一幕。照片上,马贵登笑得很开心,因为娃娃们有支教老师授课,无以为报,他把山区最珍贵的水烧给了记者。在照片下,上海闸北区的一位博友留言道,“发自肺腑地感谢,无需任何华丽的外表和实物,依然令人感动。”广东佛山的博友感叹,“一脸的淳朴与善良。”
13岁的虎丁丁经快报报道后,也让博友们牵肠挂肚,北京的彭先生在看过快报微博报道后,率先表示要为丁丁捐书。“我还想给他捐被子和衣服。”彭先生表示,近期将会把这些东西打包寄到快报。